云南昆明人质劫持案续:警方4日送被劫女子回家
2009年11月05日 00:23云南信息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来源:云南信息报

穿心鼓楼人质劫持案追踪:

民警昨护送被劫女子回家

鼓楼派出所表示,警区互动机制助警方及时出击,快速破案

昨日上午,劫持案中受害者杨丽凤在盘龙区鼓楼派出所民警的护送下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劫持案发生后,警方在短短一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随后赶来的大批警方则迅速控制了现场。警方的反应为何如此迅速?昨天鼓楼派出所向媒体披露了救援处置的原委。 杨丽凤昨天回家了

“杨丽凤要回大理了”。一大早,各家媒体记者就云集鼓楼派出所,因为闻讯赶来的媒体很多,派出所所在的巷道显得拥挤了许多。一些没来过早的记者所幸就在旁边的小摊旁吃起早餐,停车位上的收费员不得不前后奔跑疏导车辆。

这是穿心鼓楼人质劫持案发生后,受害人杨丽凤第一次公开亮相。11月1日凌晨,被解救出来的杨丽凤在警局做完笔录,直到当日下午4时才回到家。为了避免受害人遭受过多干扰,保证其尽快恢复平静,第二日,警方将杨丽凤接入到了辖区所在的一家酒店。

昨日上午,杨丽凤一袭白装,还是一样的面带笑容出现在记者眼前。因为害怕家人担心,小杨在昆明的遭遇一直瞒着远在大理的父母。经过几日的休息和民警的心理疏导帮助,小杨说自己已经没有了事发当时的紧张和压力,希望忘掉这件事,尽快回家。

“现在感觉已经好多了,我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也会同样充满信心。”在鼓楼派出所的会议室里,鼓楼派出所民警送上了全所警员为杨丽凤准备的慰问品,略显瘦小的杨丽凤双手抱着民警特意为她准备的鲜花,鲜花还是几日来每天都会出现在她床头的那种散发着浓浓香味的百合,“不过这最后一束真的好大呀”。

鲜花后面是小姑娘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和自信的微笑。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连续向民警说了十几次谢谢,“我不会再去想被劫持为人质的经历,但是派出所各位民警对我的帮助和开导,会一直记在心里。”简单地与记者见面后,杨丽凤登上了派出所准备的警车,两名民警陪同她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警区互动机制助警方快速出击

此前,在本报记者采访中,杨丽凤回忆,事发后,警察到现场的速度非常快,短短一分钟内先后有两名警察赶到了现场,很快整个现场就被警察控制了。一场劫持案,受害人的朋友还没来及报案,数十辆警车就已经鸣笛赶到现场,而这并不是一场准备好的演习。警方如此迅速的反应,来自于一种怎样的出警机制?

昨日记者就此向警方了解救援情况。民警介绍,这种迅速反应机制得益于该所所长缪应旭今年4月上任后实施的一项“淡化警种,强化岗位”的改革。在缪应旭看来,实施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就得强化岗位意识,分工负责。在鼓楼派出所辖区内,划分着若干个警区,以警务室为依托,每个警区白天有6名民警值班,晚间有2人值班,一旦有突发事件,警区互动,保证第一时间有足够警力出现在事发现场。

在淡化警种方面,缪应旭实施了岗位责任AB角互换机制。岗位在岗人为A角,负主要责任,另指定一人为B角协助,负次要责任,当A角不在岗时,B角转换为A角,履行A角岗位职责。对刑事案件,办案民警为主角,社区民警为辅。包括网吧、酒吧等容易发生群殴的场所在内,每位民警配发一部对讲机,“保证发现情况三分钟内,处置警力达到10人以上”。

在穿心鼓楼人质劫持案发生时,一位民警正在附近巡逻,发现情况后马上通知周围民警,正是通过这种警种联动机制,迅速组织起了辖区力量第一时间赶到,控制了事发现场。

人性化办案换来警民和谐

警方在北京路劫持人质事件中,既成功解救了人质,又没有造成劫持者伤亡,成功的处置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赞扬。“用100%的努力减少了人和财产的损失”,这同样让缪应旭感到欣慰,“营救工作一开始,我们就希望在尽可能不伤害任何人的情况下化解危机,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在当时他同样有生存的权利”。

在与劫持者周旋了8小时后,杨丽凤终于被警方平安解救。对于杨丽凤来说,这注定是自己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令她更难忘的是,救援工作已经结束,民警们却并没有就此忘记这个被他们亲手解救的受害者。妥善的安置和心理疏导,让杨丽凤很快恢复了平静。“做完笔录时还感觉有人用刀抵着自己脖子”,两天后看到民警时,却找不到当初的紧张了。民警的努力让受害人完全可以放松心情。

事实上,“对杨丽凤的帮助和慰问不是一个个案,这项工作在辖区内一直在做”。今年5月,在处置一起辖区内恶势力团伙对弱势群体抢劫案后,缪应旭将目光投向受害者,“爱,是要通过用心去理解和给予,往往这个时候,受害人是最需要关心的”。从那个时候开始,鼓楼派出所有了一项例行工作,每有案件发生,民警都要带着慰问品到受害人家中看望,“这是对受到不法侵害的市民的重视”。半年以来,鼓楼派出所没有接到一起投诉,相反,在派出所的墙壁上,多出了7面市民送来的锦旗。

记者了解到,原定于昨日下午2时举行的案件通报会因故推迟。

因为伍文奎已被刑事拘留,亲属无法探视。前日,伍文奎的哥哥姐姐在前往盘龙区第二看守所探视未果后,已于当晚返回东川。

杨丽凤在媒体的聚焦中回家了,而在外漂泊了多年的伍文奎,如今等待这个年轻人的,或许就是不再漂泊的铁栏生活。

本报记者 徐琪燕 梁鸿兴 夏德锐 图/康平

杨丽凤   警方   民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琪燕 梁鸿兴 夏德锐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