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力挺普京 诠释中俄特殊关系

网友评论()2014.01.22 第94期 总第94期 作者:杨进

核心提示:2014年新年伊始,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遇到国际国内种种困扰的情形下,习近平再次宣布将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符合奥运精神,既是对普京当年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礼尚往来”,也是对普京治下俄罗斯的力挺,更是对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特殊性的最好诠释。

1月21日,中国外交部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宣布习近平主席将赴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消息。消息很简短,但是很快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新闻热点。

按照常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邀出席大型国际运动会开幕式,是国际惯例,并无特别之处。缘何中国宣布习近平主席将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却备受关注呢?其实,稍加观察,其中缘由不难发现。

索契冬奥会被俄罗斯视为检验国力,提振民族精神的一次重要契机,倾注了俄罗斯上至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的情感和心血,俄罗斯承诺,将把索契冬奥会办成全球体育界的盛宴。

然而,就是这么一场体育盛会,近来却掺杂了过多的政治因素,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始终萦绕在索契冬奥会上空。首先是去年年末,距索契不到700公里的伏尔加格勒连续传来恐怖爆炸声,为索契冬奥会的安全保卫蒙上浓重的阴影。其次是西方一些国家对俄罗斯在民主、人权、腐败,乃至同性恋问题上大做文章、指三道四,一些大国如德国、法国干脆宣布领导人将不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如果说俄罗斯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欲借索契冬奥会制造动静、扩大影响尚属俄罗斯自己的“家事”,在普京的努力下,相信索契冬奥会定能安全顺利举行,那么,西方国家的立场则彰显了当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微妙关系,让普京在国际上“出丑”,看俄罗斯的笑话,恐怕是这些国家的真正目的。

或许,有人说,这种判断过于主观,有臆断之嫌。实际上,如果考察一下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历史脉络,就不难作出这一结论。

从苏联解体算起,俄罗斯大体经历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梅普组合”时期和新的普京时期,这四个时期只有叶利钦执政早期获得西方国家的较多赞许,之后西方关于俄罗斯“民主倒退”的指责声不绝于耳,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大的事实:俄罗斯已经走上了民主化道路,只不过它处于巩固和完善阶段。叶利钦执政早期的那种“削足适履”般的政治狂热对俄罗斯带来的伤害必然遭到普京摒弃,拒绝按照西方的思维方式出牌是普京的一贯做派,这是他与西方在“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上的最大冲突。特别是2012年普京赢得总统大选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后,西方对俄罗斯“民主倒退”的指责连绵不绝。

本来,奥运会就是奥运会,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平、友谊的象征,把奥运会“政治化”则是西方国家历史上政治斗争的产物,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政治斗争的产物,在当今时代已不合时宜。不过,不难发现,利用奥运会说事依然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固定思维方式。

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些西方政客采取了几乎相同的手段,一幕幕干扰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丑剧不断上演,少数国家的领导人也拒绝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尽管这些闹剧并没有影响北京奥运会被评为史上最精彩,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

令人难忘的是,2008年8月8日晚,普京作为俄罗斯政府总理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贵宾席上,其时,正值外高加索地区形势十分紧张的时刻,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武装冲突就在当晚发生。普京能够在这种情势下出席奥运会,一方面体现了他举重若轻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说到中俄关系,有人用“大国关系典范”来高度概括当今中俄关系,这种概括其实还不够,它只是从现代国际关系的伦理层次表明了中俄关系与当今世界公认的国家间关系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与安全等原则高度吻合,堪称楷模,但还不能表达当前中俄两国关系的特殊性,用“特殊关系”来概括当下中俄关系更为贴切。

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首先就十分特殊。这种特殊体现在两国曾经选择过相同或相似的政治意识形态,即便此后经历历史风云变幻,道路与模式相去甚远,政治互信却与日俱增。从20世纪90年代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新近推动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诸如联合国改革、核裁军、反导、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等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方面充分沟通,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充分表明了两国极高的政治互信度。

中俄经济关系也十分特殊。这种特殊体现在两国均在寻求战略崛起的经济发展道路并把对方视为实现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无论在能源、经贸、金融、制造、农业、军事、高科技、航空航天等具体领域,还是在地区合作层面,两国不断开辟互利合作的新领域。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也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中俄安全关系也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体现在中俄两国面对国际和地区共同安全威胁时,是可以信任的合作对象。两国着眼未来,成功解决了困扰双方安全互信的边界问题,在双边层面建立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安全合作机制,还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密切合作,共同打击威胁地区安全的“三股势力”。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格局正从“单极化”向“多极化”、“无极世界”方向演变,一个更不稳定的全球格局正在形成并影响到中俄两国。在俄罗斯边界,乌克兰、格鲁吉亚被西方进一步拉拢的趋势明显,北约东扩的步伐并未停止,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倾向并未收敛,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则给俄罗斯东部安全带来巨大的战略压力。在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方向,中国面临与日俱增的来自海洋的安全威胁,而中国西部的“三股势力”也有抬头之势。

由此,中俄两国在未来必须以战略性思维寻求共同机遇,应对共同挑战,根据两国强国复兴的需求,相互视对方为发展的机遇、安全的保障、国际合作的伙伴,不断丰富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内容,提升两国关系层次,作为两个世界性大国、邻国,中俄做朋友,做好朋友是唯一选择。

中国古语有云,“来而不往非礼也”。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领导人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俄罗斯,2014年新年伊始,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遇到国际国内种种困扰的情形下,主动宣布将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符合奥运精神,是对普京当年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礼尚往来”,是对普京治下俄罗斯的力挺,更是对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特殊性的最好诠释,因而颇受关注。

杨进

凤凰评论专栏作家、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相关网评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