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炮轰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下称南报)5月22日署名“本报编辑部”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作者极有创意地给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行动定了性——“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闹了半天,十几万官兵的浴血奋战,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那哗哗的眼泪,那井喷式的捐助,十三亿人抗震救灾的所有努力,居然不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使然,不是政党和军队“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不是“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的表达,也不是朴素的“爱的奉献”,不是善良天性,不是悲悯之心,而是为了“兑现国家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查看详情

“南方周末从街头小报,迅速成长为一张全国性大报”的原因,笑蜀君认为,最重要的无非是《南方周末》的“中国情怀”和“普世价值”水乳交融,而“中国情怀”约等于“中国议程”加上“问题意识”。谢谢笑蜀先生如此明晰梳理,让我得以明白《南方周末》选题立意之核心、之习惯、之谋略。不知道如此理解得是否准确:“中国议程”即盯住中国发展每一步,“问题意识”即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您及其您的同事随时找出问题、发现问题、给予评论,而是否成为“问题”的判定的标准,则由仁兄根据“上游法”——“普世价值”标准,合议后审慎确定。此过程或可类比于现实各级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每一个案件自行做出判决?【查看详情

在这样一个民族、国家没有消亡,国家、民族利益有区隔、有分歧、有矛盾、甚至有冲突的现实条件下,普世价值还停留在神话阶段,它所具有的价值是神话价值、理想价值。自认为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的国家拿着普世价值说话,往往不是在奉行普世价值,而是利用普世价值神话谋取本国利益。神话也很好,它代表了我们的追求,我们要有这个追求,可是我反对一帮某国大鹦鹉不分青红皂白,不论社会发展阶段,不承认文明的多样性,肆意用神话苛责中国,教训中国,羞辱中国,打压中国。【查看详情

支持司马南
支持司马南:
支持南方周末
支持南方周末:
导火线

这一切是执政党和政府身体力行并积极倡导的结果。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一个具体的生命,一个一个普通国民的生命。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只要国家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只要有这样的底线共识,就会奠定全民族和解、中国与全世界和解的伦理基础。整个世界就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整个人类就都会跟我们休戚与共。我们就会与世界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康庄大道。【查看详情

南周回应

南方周末从街头小报,迅速成长为一张全国性大报,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她的中国情怀。她始终以中国议程,作为自己的首要议程;始终以问题意识,呈现中国社会不断变动的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读懂中国这个强烈的社会需要。

中国是我们栖居的家园,中国是我们命运的载体。同胞的冷暖,同胞的悲欢,因此才应该是牵挂的对象,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去关注中国。每一个怎样卑微的生命,都需要珍重;每一个怎样微弱的呻吟,都需要倾听。中国情怀和普世价值就这样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构成南方周末的鲜明特色。【查看详情

简介
司马南其人

司马南本名于力,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经济师。大学毕业后做过国家公务员、报社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司马南因反伪科学和揭露伪气功、假神医而闻名,被誉为“反伪科学斗士”。随着那些气功大师们销声匿迹,司马南不再是公众视野的焦点,司马南坦率地说,这篇“文章行文的时候我是有意识地凶巴巴、恶狠狠的,除了情绪状态以外,我也想通过这件事情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现在看来,他的目的基本达到,他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南方周末》简介

《南方周末》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创刊24年,一纸风行,独步报林,发行量达130多万份,居全国同类报纸之首。

京报持续炮轰

美国之所以还把千百枚核导弹瞄准中国,是因为中国这个国家还没有“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因此还没有奠定“中国与全世界和解的伦理基础。”于是乎就看不到“我们与世界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康庄大道。” 是什么价值造就了美国大兵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南斯拉夫屠杀平民百姓的战争罪行呢?而让美国鬼子用高精度炸弹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又是什么样的“普世价值”呢?【查看详情

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够实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在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以今日中国鲜明的体制特色,演绎着今日中国独特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军民鱼水情、民族一家亲……危难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一次尽展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举国全力抗震救灾之时,一些人加大分贝鼓吹西方“普世价值”,无非是想极力否定今日中国之特色,可惜完全罔顾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也完全罔顾西方“普世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终究不会被国人所认同。【查看详情

支持北京报系
支持北京报系:
支持南方周末
支持南方周末:
南周评论员回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北京承办国际奥运会,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等,这是融入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行动。在价值观上, 不谈已加入多个国际人权公约,且看由讳言人权和财产权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财产权在新世纪先后入宪,也是公认的中国接受并践行“普世价值”的社会标志。

请看我们的官方表述:“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等,哪一个关键词不是全世界文明国家视之为旗帜的价值观?【查看详情

在一些所谓要求普世价值的南都长平们看来,只要是西方的东西,就是普世的,就是要坚持的,包括造谣的权力,也是需要维护的。这就不禁使人要问,从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殖民和战争都是西方挑起的,这里有什么“普世价值”吗?南都长平这种人和这种言论的存在,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就是日下高喊和标榜“普世价值”和“自由”的人,不过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阴暗目的,给自己找一些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已。但谎言终归是谎言,在事实和真相面前,谎言的作用就是使人们对虚伪看得更清楚,使南都长平们宣扬的“普世价值”遭到人们的唾弃。【查看详情

普世价值之辩

观念形态的东西很难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世性。而且从人类发展史看,几乎没有形成从古至今不变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普世价值”。因而,目前,大多数学者并不从绝对和抽象意义上来讨论普世价值,而是从相对性或者说现实的角度来理解普世价值:只要具备或者大致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命题,即可称普世价值命题。也就是说,这种价值只是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同性。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价值统一。【查看详情

应该这样来理解这一问题: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差异性和一致性的并存。一方面,彼此间特性和追求千差万别,呈现出天然的多样性。但是,另一方面,人类在基本特性和需求上又有着一致性,在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上有着天然的共通性。文化差异背后的共性就建立在基本的人类共性上,这是人类不同群体以及文化间实现沟通的基础。【查看详情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普世价值不应成为迁就民族特色的祭品。我们要挖掘我们历史遗产中的积极因素,抛弃那些与普世价值相背离的东西,瞄准由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所确认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迈开前进步伐,坚决地将中华民族融入到世界文明的主流中去。【查看详情

人类社会为追求普世价值所作的努力

我们肯定并赞成正面的人类价值自由、平等、民主、对相互依存的承认、对公正和人权的承诺,它们在我们的世界上,尽管在普及中有时缓慢得令人痛苦,但仍然在越来越多地得到接受和拥护。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世界人权宣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颁布后,大会要求所有会员国广为宣传,并且“不分国家或领土的政治地位,主要在各级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加以传播、展示、阅读和阐述。”

按照联合国宪章所宣布的原则,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确认这些权利是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

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只有在创造了使人可以享有其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正如享有其公民和政治权利一样的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免与恐惧和匮乏的自由的理想,考虑到各国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义务 促进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行。

支持追求普世价值
支持追求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不存在
普世价值不存在:
编辑:彭远文 张羿迪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