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No.25
No.25

哈萨克斯坦:绝不蒙住女人脸的国家

作者:杨希越 时间:2015年2月4日
哈萨克斯坦,信仰伊斯兰教的妇女不需要带面巾头纱。

“蒙住女人的脸不是我们的传统。我们是马背上的哈萨克族,我们不会因为自己是穆斯林就把国家倒回中世纪,我们要为全穆斯林的未来而奋斗。”

这是执政已长达23年的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表过的一个著名演讲。他称女性为“我们未来家园的守护神”。

随着近20年来女性地位在哈萨克斯坦的迅速提升,两国间年轻留学生的学术交流往来日益频繁。中国女留学生丽芬前往哈萨克斯坦最著名学府国立民族大学留学时,对这个独立仅仅23年的国家有“家乡乡镇”的感觉。

“2012年我从中国坐大巴到了阿拉木图,也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上海,我本来以为会是个繁华的大都市,但是看到的是安静的村庄和大片大片的葡萄园,有种家乡乡镇的感觉。”

这是一个广袤、干净而悠闲的国度。其27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新疆和西藏两省面积的总和,却只有1700万人口。它深居中亚腹地,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世界第一的钨储量,世界第一的铀开采量,27亿吨可开采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以及铅、钼、铬等有色金属。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以矿产资源发家的国家开始努力跻身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它成为独联体中综合国力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五国之一;它承办了2017年世博会;并将在明年正式加入WTO。

2013年,哈萨克斯坦的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它最新的目标是,2050年之前,跻身世界最发达国家30强。

“创世主”纳扎尔巴耶夫重塑哈萨克斯坦

同多数独联体国家的强人政治一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自1991年国家独立以来,一直任职总统至今。其23年的执政生涯让纳扎尔巴耶夫被冠以“独裁者”的称呼,不同于中亚其他国家的是,哈萨克斯坦快速发展的经济使民众选择了对这位“独裁者”的支持。

在首都阿斯塔纳,随处可见纳扎尔巴耶夫的雕塑。民族塔塔基上、博物馆门廊里、纪念碑底座上、马路旁的广告牌上……这名74岁的老人无处不在地注视着他的国家,他精神矍铄,保持着每两三个月在公众场合出现一次,与市民亲切接触的频率。在2011年的全民公投中,95.5%的支持率使这位总统少能继续统治他的国家到2016年。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1940年出生在阿拉木图州,祖辈世代牧羊,他说自己的名字从古兰经中真主的名字中得来。“真主有99个尊名,其中有一个叫努尔,有一个叫苏丹,我的名字是祖母将创世主的这两个尊名合并起来给我用的。”

如今,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就有超过5000个孩子被取名为 “努尔苏丹”。他们多是1991年之后出生。在寄给总统的数千封信里,这些孩子的父母表达了他们对总统的喜爱以及希望通过这个名字祝福下一代的愿望。

自1991年至今举行的四次总统选举中,纳扎尔巴耶夫的支持率从未低于90%。如此高的支持率,得益于人们能切实感受到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2013年4月6日,习近平主席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海南三亚举行的博鳌经济论坛的一项签字仪式后握手。

和所有其他加盟共和国一样,1991年底哈萨克斯坦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失控的烂摊子。共和国内通货膨胀高居不下;实体经济联系断裂。1990-1994年,工业生产下滑1/2,农业生产下滑1/3,交通运输下滑2/3。经济中拖欠缴款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贷款利率超过400%,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或破产倒闭或亏损严重。最低工资水平降幅近90%。

自1994年纳扎尔巴耶夫全权治理这个国家后,哈萨克斯坦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至2013年,哈萨克斯坦公民收入增长了15倍。收入低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数缩减了6倍,失业人口减少一半。国家教育支出增长了8.5倍。

与此同时,公民社会发展顺利,允许设立独立媒体。各类非政府组织数目达到1.8万个,全国共有媒体2500家,其中约90%系私有。

15年里,GDP上涨15倍,人均GDP由1998年的1500美元提高到2013年的13000美元。

纳扎尔巴耶夫推行一系列免费教育政策,小学至中学11年基础教育全民免费,受教育率达99%,全国基本无文盲。

同时被人称道的,是他长远的目光及其对未来的规划。1997年,纳扎尔巴耶夫颁布的《哈萨克斯坦2030战略》,如今已完成了大部分目标。哈萨克斯坦成功跻身世界发展最快的五国之列,并于2012年GDP跨入全球50强。

2012年,纳扎尔巴耶夫又颁布了《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战略里写的不是空话和套话,而是普通民众能够理解并且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内容:发展基础设施、支持中小企业、完善社会保障、保护女性与儿童、提高全民知识及技能、发展民主、反腐等等。在这份战略里,那扎尔巴耶夫将哈萨克斯坦未来的主要目标设定为:到2050年跻身世界最发达国家前30强。

“他重塑了我们的国家。”一名曾在中国留学的哈萨克斯坦姑娘珍妮说道。

史无前例的大迁都解决民族矛盾

从10月开始,阿斯塔纳就被大雪覆盖。路边与屋顶的积雪要到来年3月底才会完全融化。在这个城市,春秋极其短暂,平均气温零下17℃的冬季会持续6个月。

这是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建都仅17年。

1997年,它取代了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都阿拉木图,从此,带动了哈萨克斯坦中西部的发展。一条叫伊希姆的河流将阿斯塔纳拦腰分开,伊希姆河以南是新城,总统宫、博物馆、巴伊杰列克观景塔、沙特尔可汗购物中心等著名建筑物都在新城。各国房产商开发的楼盘,国际建筑师设计的独特建筑也簇拥在这里。伊希姆河北岸的老城,是迁都前原阿克莫拉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有最市井的贸易市场,有低矮的居民区,有乞丐和杂货店。

新首都并不大,站在城市的最高点——97米的巴伊杰列克观景塔上就能俯瞰全城以及城市外的沼泽与湖泊。阿斯塔纳方圆1200公里的范围内都是平坦的草原,因为高楼不多,在城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旷远绵渺的天际线。

1997年,这里还叫做“阿克莫拉”小城,全城25万居民中70%为俄罗斯族裔。小城附近因有一座专门关押苏联叛国者妻子的古拉格监狱而闻名。当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这里成为新首都后,大量南部人口涌入,目前阿斯塔纳的常住居民超过85万人,哈萨克族已经成为主要民族。

上图是2011年7月28日对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航拍图。

从目前看来,这次迁都是成功的。除了带动了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之外,它改变了北部俄罗斯族人占多数的民族比例,这平息了当时北方俄族人要求并入俄罗斯的分裂主义情绪。

1997年11月21号,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迁都总统令,仅仅20天以后,迁都计划正式实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迁都过程中,原首都阿拉木图过半公务员辞职。相比气候温暖宜人的阿拉木图,阿斯塔纳冬季平均零下17℃的气温让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迁都不仅带动整个中部的经济发展,还改变了北部俄罗斯族人占多数的比例,有效遏制了分裂主义情绪。

在去年一次访谈中,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这样评价了迁都的决定:“建立一个小城镇都很难,建立一个首都更要再难上千倍。我要做出一个正确但冒险的决定,是因为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需要新的首都和新的大工业增长点。”

“我们在10年内建立起来新的首都,新的城市,这一壮举让所有人感到惊讶。那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和养老金都发不出,人们都在问该怎么办,全国都糟糕。当时很多人不支持,很多人反对,而今天100%的哈萨克人都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

经济飞速发展成就纳扎尔巴耶夫极高威望

纳扎尔巴耶夫的自信源自整个哈萨克斯坦快速发展的经济,经济的发展使得几乎全体哈萨克斯坦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这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威望与支持率。

在阿斯塔纳,金碧辉煌是大多数新式建筑共同特点。巨大的罗马石,高悬的顶穹,镀金色的屋顶,雄伟的立柱。这些建筑多是近十年请外国设计师团队设计修建的,因为造型独特,其总体风格被称为“未来派建筑”。

“我父母亲那一代是从小住在帐篷或者小木屋里的,对他们而言,从家乡来到阿斯塔纳,完全过上了崭新的生活。”阿斯塔纳姑娘珍妮说道。

大剧院维持着每周至少两场的演出频率。除了哈萨克斯坦本国的音乐剧、歌剧、芭蕾舞剧、演唱会等,还会频繁地邀请国外剧团前来演出。

“我跟我的同学还有家人都来过这里,遇到好的节目我们就会买最便宜的票来看。总统曾经说过,歌剧院修这么漂亮,不是给有钱人修的,是给所有哈萨克斯坦人修的。便宜的票价要保证大多数人都能看得起。”珍妮说道。

在首都阿斯塔纳街头,到处都能看见扎哈尔巴耶夫的巨型海报。

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的数据,2014年5月,哈萨克斯坦全国人均月收入为120479坚戈(合约660美元),首都阿斯塔纳的人均月收入则超过700美元。

用4美元的价格看一场歌剧,对大多数阿斯塔纳人来说,比在北京看一场电影还便宜。2014年6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人均月收入为2013元(合约325美元)。中国国家大剧院最便宜的观剧票价,超过百元。

无论是新城还是老城,街道都整洁干净。即便是在老城最普通的农贸市场,白色的地板砖也擦得锃亮,所有的水果蔬菜都被规则地摆放整齐。在这里,随地乱扔垃圾会被处以高达2000美元的罚款;餐饮店如若被客人投诉有不洁食物,经查实后会直接被吊销执照。

自1991年至今举行的四次总统选举中,纳扎尔巴耶夫的支持率从未低于90%。

“这是能看得到的进步,我们一家人能切身感受到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这就是我们支持他的原因。”珍妮的父母在四次总统竞选中,都将选票投给了纳扎尔巴耶夫。同时,他们还希望纳扎尔巴耶夫能够在2016年之后继续连任,“我希望他身体健康,可以继续带领这个国家走下去。”

做“绝不蒙住女人脸”的穆斯林国家

也有人觉得纳扎尔巴耶夫当了太久的总统。在哈萨克斯坦,反对派一直存在,却一直势单力薄。

在长达23年的总统生涯里,纳扎尔巴耶夫数次修宪,以延长自己的任命时间,并通过议会,取消了对总统任期的限制。

他有意培养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政党“祖国党”,这个拥有47万党员的哈萨克斯坦最大政党,在历次议会与总统选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支政党掌控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控制着石油、天然气等一切矿产资源从生产到出口的所有环节。

2011年4月3日,纳扎尔巴耶夫以压倒性的95%的支持率第三次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有观察者称他的当选一定程度上使哈萨克斯坦的民主标准受到质疑。

纳扎尔巴耶夫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达莉佳现年50岁,她掌控了哈萨克斯坦最大的传媒集团,组建“团结党”并成为党主席,她同时是“努尔银行”的大股东。据美国之音报道,其前夫阿利耶夫一度被媒体猜测为热门的总统接班人选。2007年,阿利耶夫因政治野心膨胀而被免职,并遭到国际通缉。达莉佳迫于父亲压力与丈夫离婚。

二女儿吉娜拉今年47岁,与丈夫一起掌控着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原子能源和铁路等经济重要部门。夫妻俩均为“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的大股东。

三女儿阿利亚今年34岁,也下海从商,是哈萨克斯坦“艾利特”建筑公司、“维塔”矿泉水公司、“里海实业”等公司的负责人及股东。

除此之外,外界对纳扎尔巴耶夫的指责还包括,2006年大选前后,反对派领导人扎马贝克死亡,但其是否属于自杀案件却不能定性;反对派联盟“公正哈萨克斯坦”党领导人阿提贝克被暗杀,至今安全部门也无法给出让民众满意的答案。

在强人政治的国家里,腐败普遍存在。近三年内,哈萨克斯坦超过3200名官员因涉嫌腐败被查,其中包括前总理赛力克•阿赫梅托夫。他成为近年哈萨克斯坦掀起的反腐运动中被查的政治级别最高的一位。

“这里几乎没有钱不能摆平的事,甚至跟你说是朋友,在需要帮忙的时候,只有给钱才会尽力帮忙。”贿赂是丽芬在哈萨克斯坦最忍受不了的事,送礼与走关系,几乎遍及各行各业所有领域。

除了贿赂,政治斗争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几乎不被察觉。游牧文化中对首领的信仰与崇拜,使得纳扎尔巴耶夫仍旧保有极高的威望。

公民有个人职业发展机遇的时候才会对国家产生信任,要从务实和现实的角度看待爱国主义。——纳扎尔巴耶夫

纳扎尔巴耶夫说自己要建立一个他的国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国家。“公民只有对未来充满信心,当其有个人和职业发展机遇的时候,才会对国家产生信任。如果国家能够保障每一位公民的生活质量、安全、平等机会和发展前景,我们就会爱国,就会为她骄傲。只有秉持这样一种态度才能让我们从务实和现实的角度看待爱国主义及其教育。”

“到2050年,我们建成的政治制度将确保所有哈萨克斯坦国民都有现实机会参加国内的政治进程。他们对明天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子孙将更愿意生活在祖国,在这里他们会比国外更幸福。我们的每一位公民都会觉得自己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

凤凰大参考专题文章为本栏目特约,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并发邮件至all_opinion@ifeng.com告知。违者必究。

杨希越

凤凰网采访部记者。

二维码

凤凰网评论微信

扫描微信

凤凰大参考尽在掌握

凤凰评论出品

策划:赵雅楠

栏目合作:zhaoyanan@ifeng.com

下一篇

东方世界进入新强人时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反腐、改革、外交”三大作为让世界刮目相看。仔细观察,会发现不仅中国,亚洲各国近年来都推出了自己的强人。使用“地球仪外交”围堵中国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印度新一任民选总理莫迪,以及在土耳其一言九鼎的总统埃尔多安…东方世界已经进入新强人时代。在未来的世界舞台,强人主导的大国政治,将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国际博弈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