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军全疆域全天候超视距空战能力大幅提高
2009年10月29日 09:25

在此期间,我国先后研制出首架支线运输机、中程运输机、中型直升机、具有先进水平的教练机。同时,开发出了系列全天候作战飞机,各种机载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地面防空武器、预警探测武器体系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来自空军、海军、陆军航空兵132架飞机首次共同组成10个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从体系建设到战略转型

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几场战争充分展示了未来空军建设发展的新动向。面对新挑战,“空军要加强空中进攻力量及相应的配套建设,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人民空军的转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5年9月,首批轰油-6飞机交付部队;1996年4月,歼-8受油机装备部队,成为我国第一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歼击机;1997年12月,歼-11飞机国产化立项;1998年3月,歼-10飞机首飞成功。

人民空军航空装备实现了以跨代为标志的全面发展,主战装备战技性能大幅跃升,武器装备转型建设走上了一条信息化、体系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1999年12月,空军将位于中国某地区的三个不同类型的试验训练基地和一个训练中心合而为一。

“天地一下子广阔了!”曾任基地第一任司令员的空军副参谋长王义生,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激动和兴奋。这绝不是几个单位的简单相加,而是人民空军瞄准未来战争加速战略转型的跨越前行。

从这一刻起,千里戈壁大漠上,空中,战机呼啸、导弹如矢;地面,坦克、装甲车往来奔突,硝烟弥漫。

在这个大型试验训练基地广阔的空间里,每天都紧张地进行着先进战机和空空、空地、地空导弹试验,最多时有20多项重大试验任务同时展开,数十家科研单位,数千名科研人员进驻基地。基地副司令员瞿勤深有感触地说,在空军武器装备建设和发展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动作,除了空军诞生初期,其他任何时候都无法与之相比。

在其后的10多年里,人民空军完成了空警-2000、空警-200、轰-6、轰油-6、歼-10等新型主战飞机的研制任务;完成红-9、红-12等多型防空导弹以及多型空对空、空对地先进导弹的科研试验任务。

今年的国庆阅兵上,人民空军15型151架飞机分成12个梯队,威武掠过天安门上空。

面对汹涌而来的军事变革,信息领域和空天领域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制高点。面对挑战,人民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加速推进武器装备战略转型建设,正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飞翔。

<<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