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军全疆域全天候超视距空战能力大幅提高
2009年10月29日 09:25

60年不懈奋进,人民空军现已形成以第三代主战装备为骨干的空中作战力量体系:航空兵部队全疆域、全天候、超视距空战能力大幅提高;地空导弹部队具备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配套的精确打击能力;空降兵形成了跨越高原、寒区、沙漠、丛林、海岛五大地形的空降作战能力;随着天波雷达等一批新型雷达列装部队,预警网络已基本覆盖我国全疆域领空……

60年建设发展,人民空军武器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

从引进仿制到自行研制

1949年11月1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天后,沉浸在喜悦中的新中国又迎来了一个喜庆的日子,人民空军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人民空军开启了武器装备建设新的历程。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指出:“要有强大的人民空军来保卫,光靠买人家飞机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初建时期,需要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空军在缺少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抽调大批骨干充实到航空工业部门,航空工业和空军联手共进的举措,迅速取得实效。

1954年7月3日,第一架雅克-18飞机首次升空试飞取得成功。

1958年7月26日,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歼教1完成了首飞。1963年,在我国历史上生产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歼-6飞机出世,它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超声速喷气式歼击机。1967年6月,我国又仿制成功米格-21型飞机,后命名为歼-7……

在抓好飞机仿制研制的同时,空军的地空导弹、高炮、雷达等武器装备,也都走出了购买、仿制、自行设计制造的路子。1958年至1964年,我国成功仿制出“霹雳-1号”空空导弹;1965年10月,“霹雳-2号”空空导弹研制成功……

在较短的时间内,空军与航空工业部门团结协作,突破了一系列航空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逐步实现了我国第二代装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从自主研发到国产化

上世纪7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相继装备了第三代先进作战飞机,中央军委决定,加速空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

此时,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军事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中央军委在研究制定“六五”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时,果断作出了停止歼-6飞机订货,逐步将歼-6为主的结构改变为以歼-7、歼-8为主的结构战略调整。人民空军的装备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其后不久,歼-8型飞机研制成功,该型飞机从1980年开始研制,到1988年完成设计定型,仅用了8年时间。1989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第38届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该型飞机首次亮相即引起了世界关注。西方舆论评论:“歼-8飞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已经脱离了苏联米格系列,进入了自行研发的阶段。”

<<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