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俄罗斯需要中国实际的战略支持
2008年05月30日 15:41 】 【打印

中新网5月30日电 香港《大公报》5月30日发表评论文章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宣示的外交意义却非同凡响。中俄间善意的战略互动,有助于平衡大国关系和缔造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对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摘录如下: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虽然只有短短两天(5月23日、24日),但宣示的外交意义却非同凡响。

首先,中国是其出访的独联体外的第一个国家,而且是第一个大国,凸显其对中国的重视,折射中俄战略关系的根基之深。

其次,中国正处于全国赈灾的非常时期,梅氏此时访华具有雪中送炭意味,使中俄关系变得温情脉脉。

三是以梅氏的新当选身份,出访中国旨在确认梅氏外交时代的来临。梅氏访华,也是为了建立和中国领导人融洽的私人关系。

四是确认和升华中俄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彰显梅德韦杰夫时代的来临。

对于梅氏传递的外交善意,中国心照不宣,不仅感激梅氏对中国震灾的关心,并认可其对中俄关系“兄弟般”的定位。23日,中俄两国就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个声明形式上意味着:(一)中俄两大国是站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二)中俄是对国际重大问题具有发言权的大国。内容上彰显:(一)双方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蕴涵两国主导的上合组织的使命确认。(二)反恐应摒弃双重标准,不能借反恐之名达到同维护国际稳定与安全任务相悖的目的。这是中俄对西方反恐战略的反对。

抛开公开宣示的战略共识,中俄两国在近期针对本国利益设计的策略应对上,也各有诉求。对中国而言,面临着救灾和奥运两个迫切的现实难题,因而中国既需要俄罗斯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救援,更需要俄罗斯真切的道义支持。中国尤其希望俄罗斯领导人能够出席京奥开闭幕式。有趣的是,俄罗斯方面在此问题上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悬念。俄方承诺,将派出“非常高级别”的、令东道主满意的代表团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加之普京早就放出将在京奥期间会见布什的气球,国际舆论不免联想梅、普同时现身京奥的可能。

但是对于俄罗斯,求之中国的将不仅仅是道义支持,而是实际的战略支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