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电磁实验室:大批新型装备很脆弱 建议强化
2010年04月01日 11:55解放军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实验检测(来源:中国军网)

■未来信息化战争,战场电磁环境将极为复杂。如果不能正确采取应对措施,势必导致战场感知迷茫、指挥协同紊乱、用频装备效能下降,从而影响作战进程甚至战争成败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对待复杂电磁环境,既不能等闲视之,也不能盲目躲避,只有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科学分析其对信息作战的影响,才能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复杂电磁环境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电磁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它的运行规律是什么?在战场上如何有效利用和防护?3月中旬,记者走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军械工程学院强电磁场环境模拟与防护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模拟:为无形电磁信号制作“精确拷贝”

“其实,我们随时随地都处在复杂电磁环境之中,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实验室负责人卢兴华教授见记者半信半疑,打开一幅“某地域电磁信号密度图”——浅绿、深绿、黄色、橙红,标明电磁信号强弱分布,像层层梯田。银河系、太阳系、大气辐射和磁暴,闪电和雷暴形成的电场,地磁、金属矿藏等大地表面的电磁场,民用、军用无线电设备释放的大量电磁信号,形成一片遮天盖地的“电磁丛林”。

卢兴华说,在未来信息化战场,由于交战双方电子信息装备数量庞大、运用复杂、种类繁多,战场空间的电磁信号密集跌宕、纵横交错、变幻莫测,其复杂程度更是难以想象。

走进电磁环境模拟室,各种奇形怪状、大小各异的模拟装置,让记者眼花缭乱:这些装置大都带有一个箱体,从而构成一个密闭的电磁空间,小的可以放置电脑或装备零部件,大的可以容纳几个人,最大的居然能开进一辆军用汽车,适合对一些大型装备进行整体实验。

“构建复杂电磁环境,必须精确模拟这些无形电磁信号。”正在实验室工作的潘晓东博士介绍说,这些装置能全面模拟高压静电、雷电、核电磁脉冲、超宽带电磁脉冲、连续波等强电磁环境,在实验室内构建成各种模拟的电磁环境。

记者走进“雷电与核电磁脉冲场模拟系统”的腔体,这是一个三角锥形状的“小屋子”。腔体外壳全是金属,确保电磁信号能完全屏蔽在内。

这只是整个实验室的冰山一角。“电波混响室”、“静电模拟实验系统”、“吉赫兹横电磁波传输室”……林林总总的电磁信号模拟装置,能够精确模拟自然界产生或人工发射的各种电磁信号。建在郊外的“野外电磁环境试验场”,还能将各种电磁信号“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强度、高仿真的复杂电磁环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