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重装空投:迅速摸透俄“战车三件连投”
2010年03月26日 08:33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空降兵]

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中,中方新型空降战车首次亮相。(新华社图片)

黑瘦的脸,咧嘴一笑,露出许三多式的两排大白牙,他就是空降兵某部中级士官丁晓楠。与重装空投结缘近10年,破解一道道让专家棘手的难题,化解一次次险情,数百万元的装备免遭损毁,大家都称他是重装空投的“兵专家”。

打“梅花扣”无论在折叠投物伞,还是在重装空投的定向防翻装置捆绑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丁晓楠打“梅花扣”的方法和一般人不一样。“丁晓楠,来一个!”笔者想见识下“丁式独创”打法和传统打法有何不同,战士们推选出伞训教员谢明富和他PK。

“开始!”只见丁班长左手卡住绳头,绕、掏、拉仅用了两秒多钟就完成了动作,小谢是老教员却用了近7秒钟的时间。用“丁式打法”包装防翻装置将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且不容易出错,大大提高了重装捆绑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实,丁晓楠还练就了‘蒙眼辨器’的绝活儿”。笔者现场测试,对照训练教材从千余种重装空投的零部件中随便挑,经过丁晓楠双手一摸,个个对答如流,“法兰盘、罗纹压码、止动滑块……”

练成这样的绝活儿,靠的不是一日之功。

2001年8月,空降兵部队要选拔伞训教员参加全军首次重装空投骨干集训,他凭借过硬的伞训业务基础,通过严格考核把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多人选中脱颖而出。

部队组建重装空降空投队时,丁晓楠毫无悬念入选重装空投队担任班长。

要保证空投装备水平着陆,就要把装备的重心和货台的重心调到一个点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用滚木一点点移动装备的方法调整,不仅麻烦还特别费时间。怎么办,他想到了给货物配重。为了能够形成标准,他和研究员不断进行实验发现,配重一百公斤,刻度移动一厘米。这个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被推广运用,并编入训练教材,填补了此项空白。

重装空投的小失误就可能酿成大危险,尤其是在实验中,有时甚至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2002年上半年,首次进行某型牵引锁的诚验,如果某型固定牵引锁不工作,将使投物伞阻拉飞机使之熄火失控,最终机毁人亡。过去,曾经因为侧壁锁工作不正常,飞机侧壁锁被扯坏,投放员小腿被巨力撞成骨折,险些被带出飞机。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将始终制约重装空投的发展。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