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援队讲述海地13天:装甲车开道展开救治
2010年01月30日 07:02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眼科专家为海地外伤患儿换药

本报记者/谭丽

1月27日上午,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救援队员在完成海地地震抢险应急搜救任务后,从太子港乘包机回到北京。当天下午,救援队医疗救助分队来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时间通过《世界新闻报》向祖国人民讲述了他们在海地的工作与感动。

登机时才和家人道别

当地时间1月14日凌晨,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震后第一时间飞抵海地,成为最早抵达海地的国际救援队之一。其中包括25名救援队员、15名医疗队员,其他为工作人员。由于任务紧急,很多队员都来不及与家人打声招呼。医疗分队护士林牡丹说,自己是在机场登机时,才打电话告诉丈夫去海地的消息的。

十几小时的飞行时间,也正是救援队部署工作的时间。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首席医疗官侯世科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我们在飞机上做了初步部署,下飞机后,先派一个先遣队直奔联海团大楼,因为那座大楼倒塌埋压的人比较多。我们要争分夺秒,尽量多地搜救被埋压人员。另一部分人卸物资,然后建营地。”

受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条件所限,没有专用设施从飞机上卸物资,所以,救援队员便用自己的双手,卸下十几吨物资,这个过程整整用了6个小时。

“当时我们心急如焚,第一个念头就是尽快展开工作,尽量多地营救海地灾区人民。”医疗分队队员杨轶少校说。到海地的前两天里,他只休息了两个小时。这里所说的“休息”,其实只是坐在椅子上小睡。杨轶和其他队员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都是站着工作。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谭丽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