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国产大飞机应用北斗系统 少拼“舒适性”
2008年07月14日 10:11中国工业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支线客机] [大飞机]

西方生产的民用客机发动机,不仅推力大、可靠性高,而且经济性和便于维修性都远远高于俄罗斯发动机。

提高经济性 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大飞机的经济性,除发动机省油外,以下几个方面也非常重要:

一是自重不能太大。由于苏联的铸锻冲压等基础工艺不过关、加工工艺也比不上西方,飞机主要部件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只好采取加固的办法,造成飞机结构效率低、耗油量大、运载效率低等问题。而欧美飞机的工艺虽好,但太注重经济性,给设计指标留的余地很少,以至于用户认为欧美飞机不如苏式飞机坚固、皮实。因此,我国的大飞机除要靠先进工艺以减轻机体重量大引起的效率低问题外,还要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以减轻机体重量,但不可冒进。由于中国大飞机定位的主要市场是亚、非、拉和大洋洲,因此只要大飞机比欧美飞机便宜、比俄式飞机省油,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蓝海。

二是要易于维护修理,而且维护修理费用要便宜。苏联的飞机到目前还在第三世界国家大量使用的原因,就在于它易于维护且费用便宜。因此,大飞机可以汲取苏俄式飞机的优点,否则就可能高不成低不就而失去市场。

三是通用性好。亚、非、拉和大洋洲等国家的廉价航空公司多,大多只采购一种飞机甚至一种机型,以降低成本。由于很多机场设施差、交通不便、航材备份少,这就要求大飞机的同一型号要易于拆卸更换,必要时可以拆卸一架或两架飞机的部件来保证一架飞机起飞。

四是延续性要强。中国大飞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后续型号要有继承性与延续性。否则,飞机后续型号不可能被航空公司所接受,因为这相当于两种飞机,维护成本将大大提高。

高性能发动机 大飞机项目必须面对的课题

不管是出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舒适性,都必须解决发动机的问题。大推力、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大量运用了复合材料或钛合金空心宽弦叶片、整体叶盘、整体叶环、单晶叶片等先进技术,是民用大型飞机的心脏。

在目前的飞机发动机市场上,由于基础工艺不过关,俄式发动机存在推力大、自重量大、油耗大、噪音大、寿命短、小毛病多等问题,但发动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并且相对便宜、易于修理且维护费用低。欧美发动机当然好,但非常昂贵又比较“娇气”,维护和修理费用高。因此,中国大推力发动机的性能应介于俄式和欧美发动机之间,比俄罗斯的要省油要轻巧,比欧美的要便宜和易于维护。

据报道,中国大推力发动机正在研制,预计要到2023年才能出样机。由于民用发动机是高涵道比的,而军用发动机则是小涵道比的,且科研成果很难通用与转化。专家指出,这是大飞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也是困扰中国航空业多年的问题。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