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新型智能鱼雷水雷进行靶场试验(图)
2006年11月27日 16:37解放军报投票数: 顶一下


中国海军战舰鱼雷发射出膛

水下靶场:让鱼雷水雷越打越“聪明”

——海军某试验区瞄着未来战场提高新装备效能的探索

新闻背景

未来信息化战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当军事家们把目光投向茫茫海战场时,蔚蓝色海面下那一艘艘神秘的潜艇,隐蔽攻击的鱼雷、巧妙布设的水雷,仍然是现代海军的主战装备。

就像任何武器装备都要不断升级换代一样,水下兵器,也处在不断试验与改进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近似实战的靶场来检验装备效能。海军某试验区,就是这样一个担负着海军水下兵器的鉴定、定型和科研试验任务的特殊的“水下靶场”。

走近这支部队,你会知道:我们的新装备是怎样诞生的,为装备现代化而奋斗的官兵有怎样的风采,走科技强军之路需要怎样的观念和大胆的探索……

试装“打靶”,本身就是装备科研

——他们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

有人说,试验区的任务就是水下“打靶”。但打这个靶,可不简单。

某新型鱼雷攻击试验,过去的“模拟靶标”已不能胜任。用真实的潜艇最好,但又不可能这样用;让潜艇在水中拖靶,“聪明过度”的鱼雷几次差点撞上潜艇。怎么办?靶场官兵展开攻关,研制出一种带声源装置的智能化拖靶。只要水面机动船拖曳,就可真实模拟复杂的水下目标。死目标变“活”了,它不仅提高了对鱼雷作战性能检验的真实度,还通过声源无线传播,把鱼雷攻击的数据“尽收囊中”。装备研制部门的专家感慨地说:“我们研制新鱼雷靠科学;你们设计靶标,照样有高科技含量啊!”

试验区不仅是保障打靶,很多科研数据也要靠他们获取。某新型水雷定型试验时,水雷放出去后却没有按照既定目标运行,与其相关的“黑匣子”检测记录一片空白。而在同一接口的靶场检测仪里,各种数据记录得一清二楚。靶场科学分析得出结论:水雷的“大脑”——电子系统设计有缺陷。于是,水雷被靶场“打”回去“回炉”。一年后,性能优良的智能化水雷终于鉴定合格了。

谈到这些,试验区司令员宋锡东常给部队官兵讲一个理:“鉴定试装,不是简单地说‘行不行’。试验部队不光要当射手、当判官,更要当好新武器装备科技创新的参加者。”

试验区采取了一系列与研制单位和参试部队密切交流合作的措施,努力建立研制、试验、使用“三位一体”的新装备大科研格局。某型空投鱼雷,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准。但是,总有一个缺憾:某小部件,容易挂住降落伞。一旦降落伞被挂,水雷直接入水,就摔碎了。针对此不足,试验区和科研部门、工业部门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

近年来,他们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20余项,83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