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最需要资金、管道、水泵(组图)
2010年03月24日 21:22云南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穿越特旱区”贵州行动组报告

日期:3月23日(“穿越特旱区”第四天)

行程:贵州威宁县城-牛棚镇雨朵片区

成员:彭远文(文字)姚为(摄影)

昨天向网友征求探访线索,有网友说“到不通车的地方再使劲往前走就行了”,这话看似简单,其实不无道理,反正今天时间充裕,就照此办理。

多方打听,玉龙乡是贵州威宁县旱灾最严重最偏僻也最贫困的地方之一。70公里的柏油路,再开40公里碎石路,三个多小时车程,到了已是11点多。粗略了解了一下,附近几个村子现在都通车,情况和昨天所说的羊街镇黎平村差不多,政府隔三岔五会送水,但主要还得靠自己付运费买水喝。想想网友说的“到不通车的地方再使劲往前走”,另外听说山下河谷用水比山顶公路边困难很多,于是徒步下山去看看。

今天给大家讲讲几个小孩子挑水的故事,以及这些天很多网友关心的灾区最需要什么。

半小时才能渗出一小桶水

“来,进来坐,进来坐。”这句话从9岁的钱义嘴里说出来,让我差点就一迭连声说“不客气不客气”了,但看他挂着鼻涕还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又忍不住好笑。他弟弟钱尧就不一样了,一会儿抓鸡,一会儿逗狗,还一甩膀子把钱义端着的玉米糊糊撞撒到地上。不过现在家里真正的大人是13岁的钱春琼(他们的爸妈赶集去了),又是给我端凳子,又是要给我倒水。

扫地是“小大人”钱义,捉鸡的是“捣蛋鬼”钱尧。

我是跟在他们后面去他们家里的——远远看着两个孩子挑着水爬坡,就跟过去了。他们家在威宁牛棚镇雨朵片区中寨村茶沟组:两边都是高山(我从山顶爬下去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底下是河谷,茶沟组就在河谷旁边的小山坡上。要是往年(这四个字这些天我经常听到村民说),河谷早长满了青草,现在一点绿色都看不到。河谷里还有一处水源,不用说,比往年小了很多,半个小时才能渗出一小桶水,姐弟几个就轮流排队接水挑回去。

钱春琼说,家里有5头猪,两头牛,7只羊,要喝好多水,家里又在修房子,靠买水是不可能的,所以挑水的任务就落在他们几个身上了。每天一放学,吃了饭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今天老师开会,下午放假,提前回家,也就提前挑水。

这就是他们今天的成果。

村里还有很多大人去十里外的马甸挑水,据说路很不好走。中寨村背后还有一个团山村,别的地方租车拖水一般是60元一车,团山村是500元。很抱歉,这两个地方我不能走过去了,否则就没法回城了。走不到的地方才是最苦的地方。

至于这几个孩子,他们除了年前洗过一次澡,到现在再没有洗过。洗澡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在旱区这样的情况挺常见的。我只是想起钱春琼说“以前放学,吃了饭就出去玩去了”,心里有些许感触。

一个月后再不下雨就不堪设想了

目前雨朵片区六个村主要取水来源还是山顶上的牛棚水厂,所谓水厂,也就是一个院子,里面建了一个大水池,从邓家营水库引过来的水。负责水厂的是鱼塘村的村支书王开文,据他说,目前水厂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旱,邓家营水库水位下降,每天能输送过来的水不足。常年不下雨,村民自己修的水窖已全空了。

牛棚水厂,正往往外走的人是鱼塘村村支书王开文。

水厂的水是免费提供,但需要自己提供运输工具,目前政府只能提供五辆车,每天能运送到的水顶多能满足十分之一的需求,所以很多人都得花运费请人来拖水。像团山村那种地方,能付得起运费的人少之又少。和其他地方一样,除了种了一点土豆,雨朵片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蔬菜都没法种下去,王开文说,如果一直旱下去,仅鱼塘村的经济损失就有一千万。

从这张免费取水的登记表上可以看到,有用拖拉机的,有用农用车的,有用摩托车的,也有靠人担的。

被问及外界怎样才能帮助灾民,王开文说最需要的是资金,这样可以多请人送水,本地农用车、拖拉机很多。其次是需要管道和水泵,可以多建水站,提高水位。联想到之前寻访的撒拉溪镇永兴村上寨中寨的情况,我想这确实是目前灾区最有效最紧迫的需求。

但是最要命的是邓家营水库的水也不多了(另外一个水库因为砖厂污染,虽然现在已经把砖厂关闭,但水质仍然只能用于浇灌,不能饮用),王开文算了算,一个月之后,恐怕水库也没水了,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一路坐车过来,没有见到一处水源,和贵州很多地方一样,这里也是一个完全靠天吃饭的地方,根本的解决之道,不是靠修水利工程,仍然得靠老天爷。

今天贵州进行了人工降雨,早上出门下了几滴雨(落在挡风玻璃上,真的只有几滴),回来的时候要大一些,但晚上10点出门,发现威宁县城的街道都没打湿。

(云南网供凤凰网专用稿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彭远文 姚为   编辑: 邵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