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条非洲街
2009年07月15日 17:15金羊网-新快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在广州西北部的小北路一带,人们经常看到会说汉语的非洲人,当地人对此习已为常,因为非洲人在这里出现已有10年之久。中国人见到黑人经过还要捏鼻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非洲黑人已经成为小北路的一道风景,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有趣的是,人们在这里看到西方人,倒比看到非洲入更觉得奇怪!

到小北路走一圈,你就会看到大量的非洲人,广州讲法语的非洲黑人主要聚居在这里。写字楼里、过街桥上、饭店门口、小酒馆里,你随时会与黑人朋友擦肩而过。商店橱窗里展示的T恤衫上,印着非洲国家领导人或黑人名流的头像;咖啡馆或餐馆的招牌上,写着有非洲特色的名字。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想到非洲。除了小北路的“非洲街”,广州的三元里大道是尼日利亚人主要聚集的地方。这里还没有像小北路那样成为名副其实的黑人区,它首先是一个商业区,中非贸易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里谈判和交易。当然,这里不谈石油和建筑工程等大宗买卖,主要的交易是把中国生产的日常消费用品大批出口到非洲。

在广州,有一批从事中非贸易的非洲商人。他们住在现代化的大厦里,把公寓变成办公室和商品展览室,就在那里谈生意做买卖。他们的客户来自非洲各地,既有长期合作的大老板,也有偶然遇到的小商人。如果客户当场没找到满意的货物,这些非洲商人还会到中国供应商那里按要求为他们订购。

广州的非洲商人并不完全一样。第一代非洲商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广州的,主要是西非人,马里人最多,还有几内亚人和塞内加尔人。这些人往往在非洲就开始做生意,属于自学成才,掌握英法中等多门语言,在闯荡多个国家之后,最后来到广州。他们当中有些人天生会做生意,头脑灵活,经验丰富。

中国马里商人协会主席迪亚瓦拉说:“如果一个市场在价格和汇率上失去吸引力或者生活环境变得复杂,我们就去邻国寻找新的机会。如果感觉不错,我们就留下来。”

广州的第二代非洲商人主要来自中部非洲,包括刚果(金)、喀麦隆和刚果(布),他们缺乏从商经验,多半是新手。虽然生意没有做得那么火,但有些人也做得很成功。虽然中国从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便对外国人开放,但在中国立足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必须在原来的国家或第三国成立一个进出口公司,还得得到中国驻外使馆的确认,然后才能在中国开设一个代表处。因为在中国注册一家公司,至少需要15万美元,不是人人都能搞到这笔钱。另外,向中国的银行贷款较困难,而且外国人的居留签证每年都得重新申请。

在广州生活的非洲人不全是商人。还有一大批人最初抱着其他目的来到中国,后来也学着做起生意。他们多半是为了转道去欧洲才来中国的,以中部非洲人居多。由于很难拿到欧洲的签证,再说在中国谋生也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改变计划留在了中国。

(法国《青年非洲》周刊)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