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百善孝为先
2009年11月04日 13:27 】 【打印共有评论0

开养老院的省委副书记唐克碧

唐克碧1942年6月生于仪陇县岐山乡一个农民家庭,16岁离开家乡,曾任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等职。2002年7月,

唐克碧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岗位上退休后,9月作了一次故乡行,这一次故乡行,改变了唐克碧退休后自己及全家的平静生活。

在赛金镇民主村,唐克碧看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孤单单坐在家门口,面色蜡黄,还不断呻吟。老人说,自己独自一人在家,儿女都在外打工,好几年都没有回来了,这次已经病了很久了,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逢场天,唐克碧还看到,不少老人提着鸡蛋匆匆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想拿去卖了换点油盐钱。一次,有位老人不慎摔倒在路上,鸡蛋摔碎了一地,老人还摔伤了。唐克碧了解到,农村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他们大多数儿女外出务工,没人照管他们,有的还得养着孙子孙女,虽然县里有敬老院,解决了部分"五保"老人的生活养老问题,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却是一个大问题。

唐克碧打算回仪陇家乡建养老院,修公路。按照唐克碧的规划,养老院建3000平方米,可供100多个贫困孤独的老人生活,第一期工程解决50位老人生活居住;公路建设要修条连通4个村的路并与外面的公路对接。修公路,建养老院,大约共需投入660万元。这对于唐克碧来说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她拿出了自己一生的几十万元工资积蓄,把每月的4000多元退休金也几乎全数投了进去,工程很快启动了。紧接着,唐克碧又联络到已退休的王安琴、林源方、曾利梅等几位老朋友、老同事和身边工作人员献爱心、伸援手,到目前已募捐资金100多万。有的机关部门在了解到唐克碧在朱德委员长家乡的义举后,也先后拨款或捐资近300万元予以支持。尽管如此,资金缺口依然大。唐克碧就反复给老伴做工作,决定把北京的住房买掉,以解燃眉之急,并让老伴来村里与她一起生活。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唐克碧处处节衣缩食。两年多来,她从未买过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在外办事从不坐出租车、不住宾馆,生活简朴。

巨大的付出并不需要任何的回报。唐克碧说,她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乡亲们早一点过上好日子,就是为了实现朱德委员长的嘱托。她和几位捐赠的朋友同时写下书面保证,也就是他们的"遗嘱":"我们对养老院和公路投入的一切钱财、一切精力、一切心血,不图分文回报。今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子孙、亲人、亲属没有任何继承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田纪云获悉后,亲笔为养老院题名--"净诚安乐养老院"。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