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 (记者 刘昊) 今明两年,“奥运宝宝”将出现入园高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在昨日(29日)举行的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本市不仅将通过增加公办园学位应对入园高峰,而且资助政策也会延伸至学龄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有望获得资助。
2006年至2008年,本市三年共出生新生儿40多万,其中北京户籍孩子仅占49%,而现有的1266所幼儿园只能接收22.6万人左右。不仅如此,一些幼儿园的高额入托费和赞助费也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
今年,本市在通过深入调查和测算后,研究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的资助政策。将根据各区实际,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范围,通过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贴等方式予以资助。未来三年,本市计划新建118所公办幼儿园,以提升公办园比例,同时规范公办园的收费,出台幼儿园学费指导价格,平抑入托价格。
由于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政府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幼儿园办园经费紧张,再加上幼儿园没有“就近入园”的法律限制,因此目前很多公办幼儿园也收取高额赞助费。线联平表示,赞助费不能与入园挂钩,今后本市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公办园比例。届时,这将对“择园”赞助费起到抑制作用。
此外,今年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资助水平也将根据物价上涨水平有所提高。全市去年投入财政资金8.07亿元用于学生就学资助,惠及近百万各级各类学生。
相关新闻
多数打工子弟三年内可入读公办校
北京日报讯(记者 刘昊) 未来三年,本市将基本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享受义务教育问题,2012年,绝大多数打工子弟都可进入公办校就读。
目前在京打工子弟每年净增三四万人,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超过40万人,其中67%在公办校就读。今年开始,朝阳、海淀、丰台、大兴、石景山、昌平、门头沟、通州等打工子弟数量较多的区县已开始制定三年规划,通过扩充公办校班额、扩大校舍使用率等方式,逐年提高打工子弟在公办校就读的比例。按照市教委的计划,今年在公办校借读的打工子弟将达到70%。
此外,目前本市尚有超过150所的自办打工子弟学校,其中只有60多所经过审批,一些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校校舍、消防设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教学水平也无法保证。今年,本市将在做好学生分流的前提下,坚决取缔所有存在严重隐患的自办学校。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