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叹高考"无新闻" 已成常态不再是"独木桥"
2009年06月08日 05:41中国青年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一年一度的高考报道对跑教育新闻的记者来说,可谓年度重要工作之一,但这几年陆续有同行埋怨,“没什么好报的”。

“没什么好报的”,并非记者们不卖力,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审美疲劳”,其实看看这几年各地的高考新闻,无非就是高考宾馆火爆、交警护送考生、考场外交通管制之类,把去年的新闻换一下时间、地点基本上可以再用,一些记者只好“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碰上个迟到的考生,也好交差。

今年正好碰上个甲型H1N1流感,有记者笑言“最好碰上个发热的考生”。有意思的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晚上,上海当地电视台的高考新闻就是“两名发热考生进备用考场”。

实际上,虽然“没什么好报的”,但每年6月初的这几天,高考新闻仍然占据了各媒体的很大版面。这缘于社会尤其是考生家长对高考的关注,而且基于30年来把高考看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维惯性;而另一方面,“没什么好报的”又反映出高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成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之一”,桥变宽了,桥也多了。

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高考录取率”,上海:不会低于80%;北京:将达79.5%;辽宁:预计将达到78.7%;广东:近70%,即使录取率相对较低的贵州、陕西等省,也都超过了50%。从全国的统计数据来看,预计2009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0个考生中就有6个能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这和20多年前的“百里挑一”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怪不得一位28年前参加高考的考生家长对记者说:“还是现在的孩子幸福啊!”

高考的录取率不断提高,有诸多原因,最大的两个原因就是考生报名人数的减少和招生计划的增加。这一减一增,录取率自然提高,以今年为例,全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较2008年减少3.8%,而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数比2008年增长4%。

实际上,高考录取率在提高,而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更在不断增加,尤其对于金字塔尖上的那些优秀学生来说,高考只是个形式而已,甚至根本不需要参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想不参加高考,唯一的途径就是保送,能取得保送资格可相当不容易,而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可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国际化程度高的,首选出国上大学,哈佛、耶鲁、牛津、剑桥,都已不是梦想。在上海,每年复旦附中、上海中学、华师二附中,都有不少学生拿到这些国外名校的OFFER,今年甚至有一名复旦附中的高三学生被8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

不想出国读书,也可以去香港读书,这几年香港的高校不断增加在内地招生的数量,国际化的教学环境、高额的奖学金、相似的文化背景,吸引了不少内地优秀学生甚至“状元”前往。而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被列入国家第一批次录取重点高校名单外,报考诸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这些名校,内地的高考只是个流程而已。

即使不想远离家门,参加内地的高考,也不仅仅局限在6月初的这3天时间了。除了保送以外,自主招生已经逐渐成为考生进入高校深造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考也只是程序之一,而非录取的决定因素。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教授甚至还专门撰文,建议上海市的高中毕业生不能仅仅依赖于统一高考这唯一的途径,而要积极参与大学的自主招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复旦和上海交大在上海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超过了高考录取人数。而今年两校的自主招生还首次走出了上海,进入了江浙两省。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一次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理想是今后复旦大学在全国都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学生。

即使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也并非“一考定终身”,以上海为例,即使进了一般的高校,也可以在大一学期结束时参加插班生考试,很可能考入复旦大学等名校;当不了插班生,也可以参加跨校辅修专业的学习,同样可以到名校学习;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也可以修个第二专业,拿两个学位。如此种种,可见高考早已不是独木桥,“高考无新闻”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报记者 周凯)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周凯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