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分配改革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工资条例’只是其中一部分。光靠一个条例,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是没有它,很多问题也确实解决不了”。
被资源环境、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所制约,再加上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分配的不合理、被经济社会体制弊端强化了分配不公等等,从这一系列的现象上可以看出,收入分配问题是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到了收入分配问题———“今年将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使低收入群体心里热了起来,更使得“如何抑制工资差距的加大”、“如何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等一系列收入分配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之后,即有消息称,被认为是收入分配改革前奏的“工资条例”有望年内出台。
3月21日,又有媒体报道:被寄予厚望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后被退回,理由是“还需要修改”。
次日,这种说法立即遭到发改委的否认,但是“消息人士”还是表示:“现在有一些问题还需要研究。”
言下之意,这份发端于2004年,在2007年至2009年间前后举行了6次征求意见讨论会的细则,何时才能与公众见面还没有确定的时间表。
而记者采访获知,作为收入分配改革内容之一的“工资条例”,能否在年内出台也并不乐观。
3月23日,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资条例’草案中还有很多问题依旧在研究当中,具体条文有大改的可能,何时出台无法确定。”
苏海南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压力下,尽快出台一部系统的工资分配法规是众望所归,而今年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举措和力度都会加强。但有生产才能有分配,收入分配是个复杂的问题,要想出台一部必要且切实可行的“工资条例”,匆忙不得。
诸多“两难”问题难解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份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达到15倍左右,72%的员工认为分配不公。还有消息称,我国居民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
基尼系数,这一名词近年来已被公众熟知,它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在0.4以上为警戒线,而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7。
但是《法治周末》记者从苏海南这里了解到:起草中的“工资条例”对缩小企业高管和一线职工的工资差距并未直接作出规范,而是通过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职工,特别是普遍职工工资来解决。
“一般而言,无法将‘倍数’问题写入法规,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如果硬性规定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倍数关系,会让公众认为我们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通行做法。国家宏观调控的这只手不管不行,但又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办法。”苏海南解释。
但是这一问题,却又是广泛被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我们不把它写入法规,有人会骂我们,但是写入法规,又不符合市场经济惯例。”
这样的“两难”,在“工资条例”草案的制定过程中还有很多,诸如:欠薪到一定数额能否定罪;职工工资由谁来定,怎么定;如何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如何面对分配秩序混乱以及分配行为不规范等等。
工资集体协商制,是另一个比较突出的“两难”。
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指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依法平等协商。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以及工资标准及其增长。
苏海南认为,目前情况下,这种集体协商制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中很难落实。
“这些企业本来做的就是低附加值的东西,经营收益低,缴纳税收后所剩不多,如果再强迫其提高员工工资收入,很可能导致有些企业破产或者使企业主放弃经营。”也就是说,在现有的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如果没有税收制度的支持,工资集体协商制难以在这些企业中实施到位。
但是这些中小企业中的职工,却大部分是急需提高工资的低收入者。
这样纠结在“工资条例”草案的制定中,是面临的焦点也是难点之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宋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