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财政部公布2010预算数据 首次公开国债余额情况
2010年03月25日 16:40新华社 】 【打印共有评论0

从“四张预算表”到“十二张预算表”

——中央财政预算公开再迈重要步伐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韩洁 罗沙)2009年两会后,财政部首次在其官方网站第一时间公布了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报告和中央财政预算四张主要表格,引起全社会强烈关注,迈出了推进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历史性一步。

时隔一年,财政部推进中央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又有新突破,不仅将今年全国人大刚刚审议通过的预算报告和中央财政预算十二张表格公布在门户网站上,而且科目也更细化,解释更加详实,标志着我国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再次迈出重要步伐。

“十二张预算表”见证中央财政预算公开前进步伐

3月25日,财政部通过其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了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数据。在去年首次公开中央财政预算四张表格的基础上,今年公开的范围增加到十二张预算表。

“与去年相比,今年预算公开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全面,科目也更细化。”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2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据介绍,除了继续公开去年首次公开的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四张中央预算表格内容,今年公开内容中增加了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2010年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收支表等8张表格。

中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告诉记者,这十二张预算表已经涵盖了预算中最核心的内容,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完整地向外界反映中央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

预算信息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后,财政部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财政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并加大预算信息主动公开的力度。

作为推进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部对社会各界关注的国家财政收支月度执行基本数据、全国彩票销售情况、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等,基本实现了按月在网站上公开,全国税收增长的结构性分析则实现了按季公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对记者表示,从第一时间发布主要财政数据,到不断加大中央财政预算的公开范围,这些举措见证着近年来我国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的每一个进步。

让更多人读懂“国家账本”

政府预算作为反映国家收支的“账本”,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何让社会各界读得懂预算报告,一直是预算编制者努力的方向。

戴柏华说,今年除了扩大预算公开范围,还在如何使预算科目更细化、报告和数据解释更详细上做了很大努力。

他介绍说,在编制2010年预算时,财政部对部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了调整、拆分和重新命名。今年向社会公开的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基本上做到了按款级科目进行细化。其中,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进一步细化为23类123款科目,比2009年增加了82款内容。

此外,财政部还将预算编制说明也一并公布,以方便社会各界更好地从预算数据的“数里行间”读出国家方针政策、政策导向、支持重点和预算编制的主要考虑。

“在编制预算时,我们要求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表、详实准确的解释来表述,以方便人大代表理解、审议和社会公众了解、监督。”戴柏华说。

高培勇表示,预算科目的细化、预算报告的通俗易懂,都有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监督国家的钱花到哪里,花得是否规范、合理,是我国推动预算“粗放公开”向“精细公开”转变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继续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

在中央财政预算公开力度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地方和中央部门预算信息的公开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戴柏华介绍,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总预算、决算的公开,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预算、决算的公开;在逐步规范地方财政部门报送同级人大审议的财政预决算报表格式基础上,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的预算、决算要按完整、真实、细化的原则主动向社会公开。此外,还将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并大力推进“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的重大财政专项支出的管理办法、分配因素等主动公开。

据了解,每年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财政总预算是由中央本级预算、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组成,中央本级预算是在各部门报送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更细的数据主要在各部门的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中体现。

戴柏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扩大中央预算公开的范围,增加预算公开内容,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夯实公开基础,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审计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努力让国家的钱花得更规范、更透明、更有效,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洁 罗沙   编辑: 宋建新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