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10个改革2年内展开
2010年03月01日 07:45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昨天(2月28日)上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为未来10年勾勒的教育改革“路线草图”。规划纲要正式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为十多年没有能解决的“4%”难题给出了正式答案。

本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网站发帖以及来函形式提出。

明确教育普及率

规划纲要文本由序言、四个部分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在过去全面普及两基、实现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本次的规划纲要,对各级各类的教育普及率都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如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回答教育争议话题

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如针对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提出“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围绕“学生减负”问题,提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针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对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力求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改革进入“深水区”

袁贵仁介绍,规划纲要涉及改革的六大任务,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应当说教育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这六项是周全的,都不会在这六项之外”。

和过去的教育改革相比,袁贵仁认为这次特别强调了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因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配套,否则的话就很难推进。我们说进入"深水区",大概主要是这个方面的原因”。

设立10个改革试点

除了提出宏观性的方针政策,为了能促进规划纲要的落实,在其中的保障措施部分,列出了10个重大项目和10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10个重大项目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规划纲要指出,这些重大项目都必须在2010年到2012年间展开,是为了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而实施的。

而对于前瞻性的探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则会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设立10个改革试点。其中包括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袁贵仁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改革正确的方向,坚持改革政策的协调性。

专家评价

纲要不乏解放思想的创意

规划纲要宏观课题组成员、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表示,这次的纲要其实是很多观念构成了一个观念体系,既有抽象的理念也包括具体的措施。很多观念都可以说是解放思想的创意,比如怎么样让教育更好地科学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和均衡。

纲要给所有的现实问题都给出了解决的方案,至少是提供问题的方向。有些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比如教育支出占GDP4%的问题,但是至少指出了方向。规划纲要就是为教育发展确定了方向和价值导向,提了宏观的措施,但具体的落实还是需要今后陆续出台的很多配套措施。

如今我国的教育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在纲要制定前先对每个教育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最后的呈现又是在原来问题基础上的重大进步,“并不只是一个小修小补,而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前期的征求意见、根据反映的问题分课题组深入调研,都说明了教育政策在科学化、民主化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记者周逸梅)

财政部副部长详解4%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对4%这一目标进行详解。

首先,他列举一系列的数字,表明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教育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当中,按比重算,它是第一大项。”

离实现4%的目标还有3年,丁学东表示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这一比重逐年提高,有助于增强完成4%目标的信心。另一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同时,它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200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0.4%,低于各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这也制约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包括教育、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项目比较多,而短期内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实现4%的目标还需要各级政府作出艰苦的努力。”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丁学东表示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在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推进税费改革,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等。

教育部长谈去行政化

继2月27日温家宝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大学最好不要有行政级别”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透露,其实温总理的这个教育思想,在很多次座谈会上都反复强调了。

规划纲要提到“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袁贵仁称这就是他们对总理这一指示的贯彻落实的考虑。“我们想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然后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倾向。”

袁贵仁分析,行政化管理倾向有两个方面,一条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另外一条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强调转变政府的职能,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要改变目前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模式。改用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正确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学校来说,行政管理是必要的,但不必要的干预是不必要的。

同时要发挥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还特别强调,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还要注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袁贵仁还表示,要鼓励和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决策咨询,帮助学校更好地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发改委副主任勾画2020蓝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发布会上为记者们勾画了一幅2020年的教育新景象。他认为,大家将会明显感受到更高水平的、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到了那个时候,幼儿的入托可能不像现在这么难,义务教育可以全面地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率可以达到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40%,向普及化迈进。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比现在要提高一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2年,要比现在提高1.7年。整个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我也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下,目前我们有大学学历的是9830万人,翻一番就是2亿人。大家想一想,2亿人口具有大学学历,在全球将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第二个明显感受到的是教育质量普遍提高。“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不是指考试分数,而是通过学习,提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认为未来的10年会改革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三个学会”(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全面提高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源:京华时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逸梅   编辑: 许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