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意义重大,同时,互联网也是地方性、局部性、行业性突发事件演变为全国性舆论议题,乃至引起国际关注的重要推手。现实生活中累积的社会矛盾、互联网上潜伏的公众情绪,遇到突发事件,经常被迅速点燃和发酵。政府与舆论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从来没有像网络舆论这样明显。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环境。
从这一意义讲,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正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即正视问题,切实尊重包括网民在内的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坦诚、负责甚至带有检讨性的态度,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做到信息发布的及时、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问题,让网络成为现实民主的重要推进器。
第一时间发声,最大限度避免谣言散布
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尽量不要拖。经验告诉我们,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往往越早越主动越好,第一时间、公开地、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才能有效避免猜忌、传言和谣言占领舆情高地,对社会造成更大更深远的破坏。
在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今天,封锁任何新闻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自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在“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下,很多地方都积累了通过信息透明缓解社会矛盾和紧张情绪的宝贵经验。然而很多时候,还是有一些地方政府不是争分夺秒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发声,而是往往事后几天还说群众和网民的传闻是假新闻,进而归结为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
2009年湖北石首事件中,在长达80个小时的时间内,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只有3篇。在街头已经筑起街垒、警民对抗一触即发的关口,地方政府网站上竟然刊出一条新闻,说石首多部门举行联合消防演习。网民差不多一边倒地质疑其真实性。与此同时,在微博客饭否网上,网民“实时直播”的石首消息就有约140条。大量的最新动态不断传出,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损害。
搪塞群众、隐瞒事态后果,只能迫使群众涌向互联网寻求真相,更容易导致谣言流布。前段时间河南杞县钴60事故再度显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今年6月7日放射源故障就已发生,但直到7月12日网上已是一片热议后,当地政府才第一次发布消息,而且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始终认为“没有必要去小题大做,也不用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公布信息”。最终,虽经环保部门确认并无辐射泄漏污染,但并未能阻止大批群众奔向周边县市“避难”。
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
及时公布真实信息要注意掌握“查清多少,公布多少”的基本原则,然后再用滚动方式逐渐增加新信息,这是应对危机很有效的办法。反之,盲目公布有争议的推断或结论,随后又不断修正自己的说法,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失去群众的信赖。在湖北巴东发生服务员邓玉娇刺死官员邓贵大案件后,巴东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这起案件的细节,几次修改措辞,从“摁倒”、“推倒”,再到“推坐”、“拉扯推搡”。官员的企图从“特殊服务”到“异性洗浴服务”,再到“陪其洗浴”,一次比一次更加轻描淡写,乃至于有网友斥责:“再开一次发布会,邓贵大就该变成因公殉职了!”
在信息发布中,如何对热点事件定性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特别是在事件初期,定性是否科学、准确、客观直接关系到事态发展的后续进程。从目前各地爆发的群体性事件看,目前主要表现为“集体行为”。在社会学意义上,“集体行为”是广义社会运动的初始阶段,它既不是诉求明确、组织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社会运动,更不是带有鲜明政治诉求的革命。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包括一些导致严重冲突的群体性事件,当事人和围观民众的诉求,往往都是地区性、行业性的经济、民生利益问题,且是单一议题,群众诉求与经济增长模式有极强的相关性,如抗议企业裁员、违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如果把具体的经济、民生问题政治化,把主要是纠结于经济诉求的群众都当成“别有用心”的政治性敌对势力,只会激化矛盾。
积极回应网络议题,放大主流声音,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为读者设置各种议题,公众只能被动接受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互联网的出现为公众发表意见、交流观点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自行设置议题。
在互联网时代,权威网络媒体需要高度重视网民呼声,积极回应网络议题,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主动设置议题。例如,今年高考前,网上有议论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不少人来自农村学校。一些权威网络媒体主动回应议题,通过专栏发表评论,指出农村孩子通过读书上大学本是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这种流动不仅是国家公平效率的必要保障,也是整个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不要轻易指责农村父母和孩子的“短见”,教育离不开包括就业公平在内的社会制度的支撑。这些时评揭示了退考现象背后的社会深层困扰,从个人的命运谈到国家的公平和社会活力,发人深省,对网络舆论是呼应更是提升。
对于网络舆论,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言论必须要坚决取缔、严厉打击外,更多情形下,对于网民反映的问题,即使不完全正确或基本不正确,靠封堵删除也无法解决问题,只能靠舆论调控。所谓调控,就是对存在各种施政缺失和社会缺陷的现象,允许批评意见存在,同时加以正面解读,放大主流声音,缩小负面声音,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确保舆论安全。
2008年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进程中,大规模拆迁难免出现不和谐声音。政府适时引导媒体推出“关注棚户区改造”、“困难群体住有所居”等系列报道,全方位宣传政府保障住房制度、和谐拆迁理念,及时解除了百姓心中疑惑,化解了矛盾,使棚改拆迁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网上来网上去,尽量避免新老媒体交相放大负面情绪
在网络舆论发展的初期,互联网上各种言论的源头主要是引用转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并对其进行补充式的传播和讨论。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言论载体的丰富和网民数量的增多,这种格局早已有所改变,互联网经常成为独立的信息源,网友“爆料”经常引爆网民热议,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报纷纷跟进采访、补充细节,互联网业已成为传统媒体选材的重要来源,并引发网上新一轮舆论热潮。互联网“倒灌”传统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深入互动,推动事件发展,这种新的舆论趋势在这几年愈发明显。
陕西华南虎虎照事件就是一个例子。镇平县农民周正龙声称拍摄到绝迹多年的野生华南虎,这一说法得到陕西省林业厅的“背书”。这起造假事件先是被网民在“色影无忌”论坛、华商论坛等网络媒体提出质疑,接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纷纷跟进。在爱惜和维护政府公信力问题上,新老媒体走到了一起,彼此呼应,迫使有造假嫌疑的相关政府部门终于在延宕8个月后承认造假。
华南虎虎照的例子,以及近年来发生的黑砖窑、公费出国考察曝光等众多因新老媒体交替报道而使得事件影响不断扩大的例子,都从反面提醒,新老媒体交互作用,更容易使一起事件在全国掀起舆论风潮。当然,在当今的多媒体格局背景下,网络热点与传统媒体的呼应是大势所趋,难以避免,但传统媒体的跟进一般是有一定报道周期的。在关乎群众利益的敏感社会问题上,如果能够在早期及时发现并认真解决,疏导网上的疑惑和怨气,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态进一步发酵,从而被各种媒体交互、反复放大。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中,政府信息发布和网络舆论调控要做到“早说话、说实话、会说话”,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做到信息发布的及时、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问题,保障舆论监督和公民的自由表达权,让网络成为现实民主的重要推进器。(单学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单学刚
编辑:
马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