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域名的新变革,正在使互联网前所未有地走近更多的人。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近日在韩国宣布,互联网今后可以使用中文、阿拉伯文和韩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域名。这意味着,互联网自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变革之一——互联网域名体系向包括中文在内的多语言文字开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专家表示,这将使全球更多用户得以便利地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英文域名的国际申请和全球部署也将正式进入快车道,“.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首个纯中文全球顶级域名。
一小步与一大步
ICANN近日在韩国表决通过了新的《国际化域名快速通道进程》计划,它的通过表明全球首个非拉丁字母文字的互联网域名将很快上线。
据悉,这项计划预计在今年11月16日开始实施。得益于它的实施,许多国家将可在国际域名中使用基于其本国语言和名称的字符。举例而言,中国网民今后可以使用类似“新华社.中国”这样的全中文域名。
“这对ICANN只是一小步,但对于全球一半不使用拉丁语字母文字的人口来说,却是一大步。”ICANN总裁兼CEO罗德·贝克斯特罗姆说。据有关方面估计,全世界约16亿网民中,有大约60%的网民是非英语使用者。
“这是互联网发明以来最大的技术变革。”ICANN委员会主席彼得·邓加特·斯拉什说。随着互联网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它将影响超过一半的未来的潜在用户。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此后都将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专家指出,这一计划的逐步实施,将使更多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容易接触互联网,因而使得互联网将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拥有了更大的易接近性。据美联社报道,网民们将在明年初开始见到用阿拉伯文、中文等多语种显示的域名。
“.中国”域名技术和管理准备就绪
自域名于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它一直是由拉丁字母、数字及连接号等构成。尽管技术手段已能实现非拉丁文字域名,但相关域名一直未获国际认可。有专家认为,此次国际互联网域名体系向多种语言开放,将促使全球互联网进入崭新的阶段。对遍布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在任何角落,使用最熟悉的中文输入“.中国”域名上网将指日可待。
据悉,作为国内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围绕纯中文全球顶级域名的技术研究和国际申请工作已筹备了10年之久。1999年,信息产业部正式授权CNNIC进行中文域名系统的开发。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国际协调,CNNIC主导制定的《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标准》《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先后获得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组织IETF的批准,破除了纯中文域名在全球互联网及域名系统中使用的技术障碍。
2008年6月,ICANN在第32届年会上通过了将允许使用中文等其他语言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字符的决议。这意味着,国际互联网将首次出现“.中国”这样的非英语域名后缀,纯中文的国家代码顶级域“中国域名”将正式融入国际互联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马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