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遗址保护精品工程在洛阳集体“亮相”
新华网郑州10月31日电(记者桂娟)随着“大遗址保护成果展”10月31日在洛阳博物馆新馆开展,中国大遗址保护精品工程集体“亮相”。
“大遗址保护成果展”通过图片资料、沙盘模型、声光投影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最新成果。
大遗址主要包括大型聚落遗址、古城址、陵墓群等,是中国5000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2005年以来,国家设立了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目前,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以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新疆段和西安片区、洛阳片区大遗址为核心的保护格局初步形成。精心布置的20个展区再现了中国重要大遗址的历史风貌。
长城展区把长城的现状以及资源调查、保护规划、保护工程等,一一展现;大运河展区利用图片资料和模型,形象介绍了大运河的概况、沿岸的会馆驿站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丝绸之路新疆段展区则借助投影仪,把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故城、龟兹佛教石窟等古迹,清晰地展现在公众眼前;洛阳片区展区展现了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以及邙山陵墓群等6处大型遗址;西安片区展区则将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秦始皇陵等大型遗址的保护情况呈现在眼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桂娟
编辑:
马翠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