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题: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华社记者姜琳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月31日闭幕。由于会议审议了有关“同命同价”“同票同权”等相关法律的修订,直接呼应了群众意愿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与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广受关注相联系的是,近日有几件新闻事件,由于与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也成为社会热点。
从广州市政府率先通过互联网公布政府财政预算,到上海市快速改变政府预算是“国家秘密”的说法实行“阳光财政”;从上海市有关部门承认“钓鱼执法”并公开道歉,到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虽然内容不尽相同,却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公开、透明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是权力正确运行的关键。广州市财政局接受市民申请,将114个部门的预算上网公示,让公众从中发现问题并坦然对面。这是对纳税人知晓政府财务支出信息权利的尊重,也是监督政府依法、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的有效方式。
当然,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民主渠道不够通畅、民主形式不够丰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有效保障公民行使民主权利,除了考验执政者的勇气和智慧,也需要全体公民依法有序地积极参与。
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广州市政府财政预算公开还是上海市政府纠正“钓鱼执法”错误,都与群众积极参与密不可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与人民的鱼水关系。这样的良性互动,不仅能让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而且能使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和谐的环境中稳步向前推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周磊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