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上海长江隧桥可抗7级烈度地震 逃生道四通八达
2009年10月30日 16:30新民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隧道内逃生通道开启的示意图 实习生 王开诚 摄

明天晚上6时,长江隧桥通车。本报记者昨天来到现场,对正式运营前的长江隧桥“摸底”。

据透露,长江隧桥投入使用后,拥有多套“应急预案”,确保过往人员的生命安全。隧道内的一切情况,都被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尽收眼底,摄像头能做到全覆盖监控,保证整个隧桥没有任何盲点。

逃生道四通八达

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总工程师黄少文透露,经过精密计算,人员在长江隧道逃生时间不会超过25分钟。隧道一旦发生事故,人员撤离模式是全方位的——

纵向逃生 即逆风而行,向就近的隧道出、入口疏散;

横向逃生 在一来一去两条隧道之间,设置了横向的8条逃生通道,如果一边的隧道发生险情,可以通过这8条通道迅速转移到另一侧;

上下逃生 在地面的边缘上,每隔270多米就有一个“盖板”,旁边墙上有打开盖板的图示说明。原来,长江隧道地下预留了建设轨道交通的空间,盖板下就是上下逃生梯道,轨交通道通过这些“盖板”与地面相连,一旦发生不测,轨交乘客可以迅速转移到地面,而若地面发生险情,隧道内的人可以先到地下避险。逃生通道都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可以一眼就找到。

能抗7级烈度地震

根据相关测试,上海长江隧桥能够抵抗7级烈度的地震能级。在抗震设计上,按照隧、桥所处地区950年和475年一遇的标准设防,当发生上述地震时,主桥可以正常工作,引桥也不会倒塌,并且受损地方可以修复。

能抗12级强风

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入海口,强风、台风频繁。工作人员试验表明,斜拉桥和整座桥梁结构的抗风稳定性优秀,能承受风速每秒39.6米的强风,超过12级台风,这足以保证今后车辆及轨交列车共驶时的安全。轨道交通在30米每秒的风速时,仍然能够满载正常运营;车辆则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限速。

大桥斜拉索的拉力最大可达1027吨,而设计索力达到了2400吨。而斜拉索外一圈保护层上有一个个小孔,在大风吹到斜拉索时,可减少风力对斜拉索的影响。因此,风对桥梁本身也无法造成任何威胁。 本报记者 晏秋秋

实习生 解双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晏秋秋   编辑: 马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