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帮助海归回国创业:除资金支持外还应有发展规划
2009年10月30日 15:29大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海外学子归国,往往带着先进的技术、项目和管理经验。但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是必须的要素。良好的资本运作,对初创期企业好比雪中送炭,甚至能够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十年来,海创周致力于打造企业与资本对接融合的平台,而这种对接为企业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是金钱。

资本对接的效果首先体现在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性资金的作用上。在2008年第九届海创周上,我市出台了《关于实施海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创业工程(简称“海创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5年努力,吸引50位海外学子尖端人才来大连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海创工程”对归国创业的海外学子尖端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资金方面,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给予不低于200万元的创业投资;需银行贷款的,给予不低于200万元的资金担保,并给予年利息额50%的贷款贴息。在办公场地方面,连续三年免租金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和1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在生活配套方面,连续3年免租金提供100平方米的生活公寓。正是通过海创周,政府支持海归创业愿掏“真金白银”的真诚和魄力在海外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今年申报“海创工程”的海外学子有220人。其中,120人申报了135个项目,其中博士以上71人,占59%。申请的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开发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等多项大连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领域。

资本对接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获取渠道。风险投资论坛一直是海创周重点举办的活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和在资本运作方面成果显著的企业家参与,为海外学子归国创业提供了更多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机会。而除了资金,风险投资还能为海归创业学子带来更多的东西。在今年海创周风险投资论坛上,上海软银创始合伙人华平指出:风投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协助企业制定未来战略及发展规划;提升企业形象,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利用投资方全球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风险投资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它能够使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更加顺畅;提升企业品牌,协助企业上市……

作为资本对接平台,海创周也为海外学子回国投资打开了方便之门。以海创周为媒,从加拿大留学归国的邹德本,投资成立本溪五女山马克饮品公司,带动1000多个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留日博士高泗玉创办大连进丰机电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微电机行业的骨干企业;海归博士徐永平先后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创办5家生物企业。正是通过海创周,海外学子了解到辽宁、大连是吸引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适合投资和创业的好地方,形成了“投资到辽宁、创业到大连”的共识。(姜云飞)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姜云飞   编辑: 马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