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历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相比,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创造的一个亮点———8月26日,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3位专家分别就“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重要议题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人大网的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将永载全国人大发展史册。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常委会首次就重大议题采取常委会组成人员与网友共同对话的方式审议。
网友反映热烈,称其是个可喜的创举
“人大此举果然不同凡响。”记者调查发现,话题一出,立刻吸引网友眼球,引起很大反响。
截至8月30日晚8时,在百度上键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线交流”等几个关键词,搜索到相关网页24.7万篇。
各转载网页所用标题跃入眼帘: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首“触网”,网友盛赞人大创举;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员与网友共议重要议题;人大审议“网”罗民意;全国人大首次与网友在线探讨国是;人大常委会委员与网友在线交流共议经济民生……不同的标题传递出相同的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倾听各方声音,集纳民智民意,共商国是。
对此,一位叫merKur的网友赞曰,代表的本职就是要代表人民意志,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时间的推移,可以预见将来网络民意必将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人大通过这种方式代表民意是个可喜的创举。
名为“123456”的网友表示,人大在线访谈非常好,“我是一位普通农民,参与这样的网上交流还是第一次,感谢人大给予机会”。
一位匿名的网友说,其实在今年的人大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和网友在线交流,但是在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们做客网站与网友在线交流还是第一次,这也是人大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公民有序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
命名为“佛山老友记”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转帖“网上交流消息”的同时,还不忘补上一句“人大常委(应为常委会委员———记者注)也触网,形式还是实际有待观察”,提醒的同时也透露了心底的一个愿望———期待这种形式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网友有备而来,所提问题尖锐而有分量
8月24日,三个网站提前两天分别向网友发布了预告,公布了话题。
起初,不少人心存疑问。一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研究气候和经济问题的专家,一方是草根网友,话题又十分专业,双方能有共同语言么?能交流得起来么?
然而,事实消弭了怀疑。网友个个有备而来,而委员们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搪塞,认真作答———
网友问:低碳经济在中国实施,难在什么地方?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实施,难在何处?
委员答:低碳经济在中国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在现阶段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一下子很难改变,所以在低碳经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开展一些清洁能源的转化以及一些新技术的研究,这里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这是低碳经济实施的困难。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