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15年间,最使我记忆犹新的事就是我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四次会议期间的两份提案,直接促使《新闻联播》“变脸”,推动了中央电视台的改革。
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几十年的忠实观众。这期间,主播换了不少位,这也给新人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是全国政协委员、我的好友赵忠祥退出《新闻联播》主播位置给了我启示——应该写一份提案呼吁《新闻联播》变脸。
为了写这份提案,我进行了两年的调研,同浙江和北京的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进行交流,他们也普遍认为《新闻联播》播音员年龄过于老化,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在此基础上,我于2005年初向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递交了《关于推陈出新,优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结构的提案》,建议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对《新闻联播》节目实行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打破目前存在的《新闻联播》播音员事实上的终身制。
在提案中我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比如着手建立《新闻联播》新播音员试播制度,每天2位播音员中应有一位新面孔。通过内部考核和外部监测系统予以评分,并在央视公开评审结果,优秀的留用,不合格的淘汰,为新人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建立社会评判和内部考核机制,经考证确实不适应电视新闻发展的播音员实行轮岗、转岗;面向全国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组建《新闻联播》播音员人才库等。
这份提案就像丢进一潭静水中的石头,在社会上引起层层波澜,引发网上一片争议,为《新闻联播》主持人换与不换争执不下。对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组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两派观点栏目组暂时不予置评。
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于2006年初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大中央电视台节目播出和内容改革的建议》,在肯定中央电视台成绩的同时,也着重反映了其中的问题,如新闻国际现场报道过少,《新闻联播》老态渐现,对已有资源和传播分工缺乏有效整合,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广告泛滥影响形象以及缺少监督和自我批评等。指出正是在以上六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央视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建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应加强对央视的领导和监管,引进竞争机制,增加新的播出内容,更好地发挥其领头羊作用。
这次,我的提案很快就有了回应——2006年5月,我接到了中央电视台一位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对方邀请我到北京面谈交流,鉴于当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措施,我婉谢了对方的邀请。2006年6月5日晚的《新闻联播》突然出现了李梓萌、康辉两位新人形象,令我欣喜万分。此举也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不但网上一片赞扬之声,海外华人媒体也纷纷赞扬。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就我的提案书面回复,表示《新闻联播》的确面临着新老交替问题,同时表示培养新主播的工作已经考虑了几年,一直在计划之中,并介绍6月5日两位新人亮相是试播,目的在于尝试一套新人培养机制。
2007年12月6日至9日,即将迎来30岁生日的《新闻联播》节目,接连推出了4位新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连4天晚上坐在电视机旁,先后收看了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4位新人的亮相。至此,我的提案终被央视采纳,《新闻联播》也终于得以“变脸”。
央视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表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力促《新闻联播》注入新鲜血液。
由于年龄的原因,我已经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但每当我晚上打开电视收看到《新闻联播》新人形象时,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的喜悦——这既是我履职15年来的一个珍贵纪念,也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的明证。(叶宏明)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