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长春市政府用承债等方式解决信访问题
2009年07月23日 09:55人民网-人民日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新闻事件 政府“借债”替百姓分忧,解决民生难题——吉林省长春市的做法,从全国看来颇为新鲜。

解决哪些民生难题呢?

经过梳理,长春市锁定国企改革和城市建设两类七大问题:包括煤气设施开栓、二次供水、并网供电、弃管单位恢复供热、无籍房产权证办理、居民超期不能回迁、前期国企改制中遗留的退休人员医保问题……

初步测算,要解决上述问题,至少需要5.5亿元。

然而,长春市可用财力有限,要一下子拿出几亿元很困难。长春市决定,用政府承债方式,向未来转移支付以解决当期资金不足问题。

即由政府统一承担追索权,一方面出资先行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从各种纠纷、债务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成立机构,组织专门力量,采用经济或法律手段,代百姓打官司,向开发企业或有关单位追索,逐件解决债务关系。

两年来,一些困扰城市多年的信访热点问题也得到了根治。据统计,20万户、60万居民直接受益。信访形势比以前稳定了,2008年比2007年批次减少26%,人次减少18%。

长春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上访内容发生变化,过去的热点不热了,人群也不是那群人了。

对话人

一问:承债息访,合法合理吗?

编辑:政府承债,为百姓上访埋单。说到底,是用百姓的钱去解决信访问题,于法于理,是否合适?

记者:在2007年、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长春市市长崔杰都向市人大代表报告了此事。两次政府工作报告,都得到了代表们的审议和通过。专家认为,长春市的做法,是走了法律程序,具备法律效应的。

这是法,我们再来看理。

我从信访部门了解到,有一段时间,每个月到长春市委、市政府上访的,都有一百四五十批,至少70%都属于这七类问题。长春的决策者心里很清楚,这些难题虽然都是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但现状是群众正在受到伤害、陷入困境。

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以民为本”落到实处。因此,他们决定,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纳入了长春市每年的民生行动计划,将逐步予以消化解决。

同时,不少专家认为,这些钱并没有花在别的地方,还是花在了长春市民身上。

专家告诉我,长春归纳的这七类上访问题,多数都是企业造成的,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包括过去的一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虽然这些都是企业行为造成的后果,但是政府也脱离不了监管的责任。那些年,由于政府对开发企业监管不力等原因,企业公然不履约。随后,政府也没有制裁企业,而后果却让老百姓承担,这不公平。

长春市信访局负责人认为,用承债等方式来解决一些上访反映集中的问题,不是政府替企业埋单,而是先把群众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由政府来承担后果,让政府代替百姓跟企业“算账”,再进一步解决矛盾和纠纷。

长春决策者认为,这个算账的过程是漫长的,群众等不了,不能把群众夹在这儿,不能让老百姓垫这个底,让他们遭罪。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