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广州市环保局局长:现在珠江水质赶上70年代
2009年07月23日 04:16南方都市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本报讯 (记者 游星宇 实习生 刘光明宝 通讯员 陈伟秋 余洋)现在珠江水质好于上世纪70年代?在昨天“2009年广州横渡珠江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环保局局长丁红都介绍,如今丰水期内珠江水质已达到三类,而上世纪70年代珠江水质一直是四类。丁红都对此解释,由于当年主要是重金属超标,肉眼看不出污染,如今生活污水的比重增加了,肉眼容易看出来。

丁红都昨天介绍珠江水质的监测情况时说,自1977年广州开始有详细的水质情况记载以来,一直到1980年,广州的水质一直稳定在四类水平;从1980年到1990年广州人口达到500多万,水质开始不稳定,在四类和五类之间徘徊;而1991年到2005年,广州市人口从600多万上升到了900多万,水质监测的各项数据是史上最差记录。

他说,到了2006年后广州的整治效果开始体现。如今广州人口已经增加到了1000多万,但水质却回到了以前四类水平。而在丰水期内,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水质已达到三类。

以前是四类,而现在却能达到三类,这是否意味着现在的珠江水质好于上世纪70年代?这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在广州生活了55年的老人李瑞勤也认为荒诞:“当年的水多清啊,还有点蓝,怎么可能比现在的水质差?”

对此丁红都解释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四类水平主要是重金属超标,“但水质的观感非常清澈,肉眼看不出污染,只有通过化学仪器才能分析出来的。另外,这里说的四类水,指的是全年的整体水质,是全年数据的总和,而不是指某一段时间的水质。”

丁红都还表示,现在重金属等指标已经稳定在三类水平了,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如今排入珠江的生活污水比重增加了,这方面人们的肉眼、观感更容易看出来,因此市民有这样的感觉也比较正常。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游星宇   编辑: 黄鸣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