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做客新华网,就中日关系和周边外交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 张龙 摄
1.崔天凯说,新华网是我上的最多的网之一,到网上来跟大家交流还是第一次,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上网看的最多还是时政和国际。 [详细]
2.对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前景是有信心的,两国的共同利益决定了合作、友好的相处会使两国受益,如果不停的争斗,两国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详细]
3.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日本能不能更快的走出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详细]
4.只有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了解增加了,两个国家的关系才能牢固。 [详细]
5.对于朝鲜问题,相信除了对话、谈判,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唯一能够奏效的,从长远来说也是成本最低的。 [详细]
6.我们主张通过谈判来解决东海、钓鱼岛的这些主权和领土问题。 [详细]
7.日本各界对5·12汶川大地震表现出的非常大的关心、同情,这些事情还是挺感人的。 [详细]
8.日本大选以后,中日关系基本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中日两国必须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关系。 [详细]
9.作为外交官,在外是代表国家的,应该时刻记住,我背后就是我们的国家,背后有13亿人民。大使前面有四个字:特命全权,这不是说明我们有这么大的权利,而是说明我们有多么重的责任。 [详细]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新华网特别推出"建国60年之中国外交"系列访谈。今天是访谈的首场,新华网和外交部网站合作,邀请到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先生。崔大使,您好。
[主持人]中日关系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之间交流密切,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两国民众也是普遍关注。周边形势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崔大使将就中日关系和周边外交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和我一起主持这次访谈的还有我的一位同事。
[崔天凯]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这次交流活动,我在使馆工作的时候,新华网是我上的最多的网之一,但是到网上来跟大家交流还是第一次,非常感谢新华网给我了这次机会。我明天就要回到使馆去,我知道大都很关心中日关系和中国的周边外交,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把大家的看法和意见带回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大使经常上新华网,您关注哪些新闻和栏目?
[崔天凯]我因为工作的需要,看的最多还是时政和国际。
[主持人]新华网友对您也非常熟悉,也很关心您。崔大使07年开始作为大使常驻日本,知道您英语特别流利,日语怎么样?
[崔天凯]日语我确实从来没有学过,到了日本做过了一些努力,但是因为各种因素,时间不是很多,就学了一些打招呼、表示感谢等问候的日常客套话。日语虽然看上去和汉语很接近,但是语法习惯还是很不一样的,学好还是很不容易的。英语也可以用,特别是和日本官员,包括外务省官员以及很多专家学者,和日本企业家可以说英语,因为日本有很多跨国公司,他们还是能用英语交流的,这没有问题。
[主持人]大家都非常关心你的工作生活情况。有网友问,日本餐吃习惯了吗?
[崔天凯]我在外交部从事联合国事务多年,所以到世界各国开会,就要习惯世界各国的餐饮。我到日本工作,对日本餐早就习惯了,也比较喜欢。我觉得它比较清淡,有益于健康。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恐怕和它的饮食还是有关系的。到日本也是作为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应该到日本很多地方多走一走,日本有47个都道府县,我现在已经去了23个,希望在我的任期内把47个都走到,充分了解今天的日本和日本人。很多地方去过很多次,包括领导人去访问,我陪同去,有的地方去了七八次。其实到每个地方也是匆匆忙忙,走马看花,即使走马看花,也比不看好。
[主持人]崔大使在联合国也工作过,您常驻日本之前是不是也去过日本?
[崔天凯]我去过很多次。
[主持人]做日本大使之前和之后感觉是不是不一样?
[崔天凯]有些感觉我到日本工作之前就有了,但是到了日本之后又进一步加深。比如日本环境保护做的很好,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维护得很干净,日本人也非常注意节约能源、节约资源,这个我早就知道。但是我到日本工作以后,特别是到日本各地区走访,亲眼看到他们在一些很小的细节上都很注意这些问题。比如说日本你走到哪里,很少看到黄土朝天,风一刮满天灰尘。它弄的都是干干净净,他要盖一个房子或者拆一个房子都要围起来,不会影响周围环境。另外,所有的饮食,再小的餐馆,卫生也到了一定的标准,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这些细节,我到日本以后慢慢接触多了,感受也就比较深了。有些方面由于以前没有在日本工作过,不一定有什么感受,但是去了日本以后,慢慢感觉到,比如对日本的文化、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些日本企业的经营之道,还是给了我很大启发,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我接触了很多日本的企业家,他们跟我谈他们对金融危机的看法和应对之道。这些不到日本工作一段时间就不一定有机会感受到。
7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做客新华网,就中日关系和周边外交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 张龙 摄
[主持人]中日关系是中国最重要、最敏感、最困难的外交关系之一,作为驻日本大使,谈一谈您对中日关系的理解?
[崔天凯]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它的敏感度以及困难程度,我想大家是有共识的。因为这两个国家是邻国,我们离得那么近,历史上有很长时间的交往。我记得周恩来总理说过,中日两国之间是2000年友好,50年对立。因为从隋唐开始,日本就派了很多人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是在上个世纪发生了那场侵略战争,应该说给两国人民都造成了深重的苦难。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两国都进入新的世纪,面临新的发展环境。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怎么相处,是健康稳定的发展,还是经常磕磕碰碰,经常有一些矛盾,甚至有一些争端,影响两国的合作,这对于两国的发展、两国的利益都很重要,对中国是这样,对日本也是这样。
[崔天凯]去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时,两国领导人确立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两个国家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我觉得这是着眼于两国长远和共同利益的定位,是很准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落实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要解决。两国关系这么密切,历史的纠葛也比较多,所以两国关系敏感度都很高,不管是取得进展还是碰到困难,都会引起两国民众的普遍关注。所以怎么来做好我们的工作,推进中日关系发展,确实是受到两国民众的高度关注。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工作上的压力,也是一种责任感,促使我们要把这个关系保持好。总的来说,我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我觉得两国的共同利益摆在那儿,这决定了合作、友好相处会使两国都能受益,如果两国不停的争斗,两国利益都会受到损害,这在两个国家社会是一种主流的认识。
[主持人]请您向网友介绍一下这些共同利益都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
[崔天凯]共同利益很多,如果详细的说,恐怕要占很长时间。我想简要地说一说。第一,我们两国都处在东北亚地区,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要追求共同安全,一个国家安全不可能以损害别的国家安全为前提,对于中日两国更是如此。所以在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上,中日两国显然是有共同利益的。第二,我们现在面临很多全球性问题,比如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日两国实体经济都受到了这场金融危机很大的冲击,通过合作克服所面临经济困难,并带动整个亚洲走出困境,两国也有很大的共同利益。第三,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非常注重节能环保领域,而这些方面日本在世界上应该说是做的比较好的,它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它的先进技术、设备我们都是可以引进和借鉴的。当然对于日本来说,这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市场,中国就是在它家门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所以在这方面,两国有很大的共同利益,有很强的互补性。
7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做客新华网,就中日关系和周边外交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 张龙 摄
[主持人]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和冲击?
[崔天凯]金融危机对日本还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和美国、欧洲是不一样的,因为日本的金融部门由于前十年已经进行了很多调整,所以问题并不是从金融部门开始的,问题主要在于制造业、实体经济,特别是从事出口的这些企业。因为它的主要市场在欧美,欧美市场不行了,出口的大公司就受到很大冲击,包括一些日本世界著名的公司,收入都下降,甚至出现了亏损,这个对日本是很大的挑战。这个跟我们国家的情况有点相似,因为我们本身经济还是比较健康的,金融部门也是比较稳健的,但是出口受到了世界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这一点在日本也引起了政府、企业界、民众高度重视,但是我觉得这是问题的一面。
[崔天凯]问题还有另外一面,从我们在日本工作的直接感受来看,应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受到根本的影响,用我们的话来说并没有受到“伤筋动骨”的影响。它的高端制造业能力还是很强,它的研发能力也没有放松,继续在加强。我接触很多日本大公司,他们都告诉我,除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他们还在着眼金融危机之后,哪些产业、哪些技术、哪些产品在世界上是更有竞争力的,他们觉得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工作还不能放松,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崔天凯]总的来说,日本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很大影响,但是日本的实力还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日本的经济界普遍认为,日本能不能更快的走出现在的危机,很大程度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如果说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日本通过和中国的合作,有望比较早的走出现在的危机,这给两国合作提供了新的重点和亮点。
[主持人]中日经贸合作在这次金融危机下面受到哪些影响?
[崔天凯]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贸易量下降。两国企业界也在积极想办法。另外,我们公布了刺激经济一揽子方案以后,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日本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鼓舞了日本企业界的信心,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很及时,也非常有效,正因为中国有这么大的计划,落实的很快,给日本企业提供了很多机会,有些设备、产品需要从日本进口,另外在中国的投资也可以找到新的机会。这一点,日本各界也看得很重。
[主持人]我有一种感觉,日本在金融危机呼啸而来的时候,他们有一些躲避,避免了实质性的打击,他们还在考虑金融危机之后应该怎么办,这些东西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崔天凯]日本也是从它自己的经验教训当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大家都说日本有过失去的十年,泡沫经济。这对它确实打击比较大。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也调整了经济结构,也清理了一些金融部门的不良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为这次金融危机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另外,日本的企业历来是承受能力比较强,日本的企业从总体上来说,做事情比较谨慎,对太大的风险还是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它规避一些风险。
7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做客新华网,就中日关系和周边外交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 张龙 摄
[主持人]网友 emilia0406问:您曾说过,中日关系您最担心的是"相互之间的信任"问题,为什么有这种担心?那怎样才能增进相互信任呢?
[崔天凯]中日之间的相互信任确实是不够深厚,甚至是比较脆弱。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当中的一些利益协调问题,还有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的问题。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就像两个人交往一样,如果没有对对方的基本信任,很难成为合作伙伴。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之所以认为这个是最值得担心的,原因也在这里。当然,最近这几年,经过双方的努力,这个问题有所好转,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在增加,但是和两国关系的重要性相比,和两个国家关系发展潜力相比,和两国民众的期待相比,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应该进一步作出努力,双方都要努力。
[崔天凯]当然,这个努力可以是各个方面的,比如说是两国领导人经常来往、经常见面,有利于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双方也确实有意识的在这么做。另外,两国政府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之间的对话、磋商、协调,现在也比较密切。同时我觉得基础性的事情就是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最近几年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大大增加。我在日本期间就接待过国内各地、各界、各方面来的代表团,包括我们的青年学生。
[崔天凯]我在东京接待过中国的大学生、中学生,也接待过我们的小学生。他们都跟我说,去了以后,对日本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特别是对今天的日本和今天的日本人到底怎么回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有的中学生回到国内还给我写信讲了他回到自己学校以后怎么跟老师和同学介绍他在日本的观感,这些事情不要看是很细小的,但是很有用的,只要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了解增加了,两个国家的关系才能牢固,所以今后我们还要做更多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会有这些变化和这些活动吗?在崔大使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您接触过的官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日本民众,他们对中国有没有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全面?
[崔天凯]我想了解不够全面这个问题在两国都存在。我刚才讲了,我们国家各方面的人到日本去,加强了这种了解。日本也有同样的需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日本在这方面的需要比我们更大。我在日本,特别是到日本地方上,接触了很多日本的普通民众,我觉得日本普通老百姓还是很善良的,他们对中国文化还是很敬仰的。很多人见到我第一句就说我们的文化早年是从中国过来的。甚至我到寺庙去,那些主持都跟我说,我们的寺庙是第一代到中国以后回来建的,甚至就是中国高僧建的。
[崔天凯]另外,日本的官员和新闻记者等等都到中国来过,他们对中国有所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了解还是不够,不够全面、不够深刻,这可能跟媒体有关系,媒体是不是真正如实的、全面的、客观的介绍了中国,坦率的说,日本媒体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总体是比较好的,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也是有所了解的,这是他们跟欧美民众不一样的地方。
[崔天凯]但同时,他们对中国的走向,对于我们现在向世界上宣示的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防政策,对于中国国内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了解的也不是很全面,有的可能还受到了一些误导,这种情况我也遇到。我们在大使馆,要面向日本各界,多向他们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另外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日本人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凡是来过中国的,和中国各方面人士有接触的人,他们跟我们谈的对中国的印象就比较接近实际和客观。
[主持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日本民众,如果他们不理解或者有一些错误的理解,您会怎么做?您认为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促进两国,尤其是民众之间的交流?
[崔天凯]我在日本工作也经常会参加一些活动,有的日本学者、记者,甚至官员都会问我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显然他们不是太了解,碰到这种时候,我的工作就是尽我所能向他们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讲清楚中国的政策、立场和看法,尽量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当然,这个事情也是没有止境的,你解答了以前的问题,可能还有新的问题出来,但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做下去,应该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这方面,我特别希望两国的媒体,都来做这样的工作。客观的说,中国的媒体在介绍别的国家的实际情况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但是日本的媒体作为西方国家媒体的一部分,它有一种观点认为,媒体就应该报道一些问题,或者说好事它不愿意报道很多,如果出了坏事,他觉得这个比较抢眼,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它就愿意更多得报道。
[主持人]饺子事件是不是就是一个典型?
[崔天凯]对,饺子事件就是一个代表。饺子事件本来是一起刑事案件,两国警方也在加强合作,希望尽快侦破。这件事情本身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一些媒体的报道,就把这个事件变成一个所谓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因为食品安全是一个范畴的事情,刑事案件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事情。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合格率在日本所有进口食品中是最高的之一。由于媒体的报道,造成日本公众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食品安全出了很大的问题,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主持人]应该说由于他们的错误报道,中国食品在日本确实遇到了危机。您觉得面临这场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让日本民众相信中国的食品是安全的?
[崔天凯]我们还是靠事实说话。两国政府就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协调和沟通,争取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另外,通过出口向日本人证明中国的食品是安全的。我到山东去过,因为山东有大量的对日本的食品出口。他们说哪怕日本方面提出世界上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我们也有信心达到。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我相信山东和其他地方会用事实证明他们说的这个话。
[崔天凯]日本媒体的报道,当然它有它的观念和理念,我想跟日本媒体说的是,一个媒体当然应该揭露世界上的黑暗面,引起大家的关注,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一个社会是多面的。虽然当今信息很发达,但是作为每个公众个人,他所了解的信息还是有限的,在他了解的有限的信息中更全面地了解社会,这是媒体应该尽的责任。如果只报道黑暗面和负面的东西,就不能使公众全面了解客观事实,这是不是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媒体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主持人]日本作为我国邻国之一,也是我周边外交中的一部分,在当前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周边外交的总体形势如何?我国相应的政策立场是怎样的呢?
[崔天凯]中国是一个亚洲国家,所以我们的周边主要是指亚洲周围的整体,这个亚洲可能是一个大范围的亚洲。应该说我们国家和我们周围这些国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也需要共同应对,这是把中国和周边国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出于这样的想法,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历来是很重视,我们做了很多努力,邻国也做了很多努力,所以总体来说,我们和邻国关系发展是比较好的,因为大家都认识到有这样的共同利益,有这样的共同需要。
[崔天凯]不管是从安全来说,还是从经济发展来说,中国也不可能一枝独秀,周围的邻国也不可能离开中国追求这些目标,大家只有一起追求才能实现共赢的结果。周围很多国家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难免有一些矛盾,我们经常从媒体上看到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问题,那个国家遇到了什么困难。很多事情都是波浪式发展的,没有一帆风顺走直线的。不管是周边邻国遇到了一些问题,还是整个地区遇到了一些问题,作为中国来说,我们都愿意和邻国一起共同想办法。所以对我们周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把这两条做好了,我相信我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会一步步的继续向前发展,这个我是有充分信心的。
作者:
详细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