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创业板开闸在即 保荐机构不抢“第一单”
2009年07月22日 13:58新华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创业板开闸已是箭在弦上,自本月26日起证监会将开始受理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记者了解到,虽然券商铆足了劲备战,但并不刻意赶进度,而是将力保企业上市成功作为首要考量因素。

深圳一位保荐机构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创业板保荐工作成为各保荐机构阶段性的工作重点,保荐机构希望打造属于自己的创业板样本项目。但是,保荐机构却忙中有序,并不刻意拼抢创业板“第一单”。平安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龚寒汀表示,第一批到底会报多少家并没有最后确定,一切都还在准备当中,平安证券本着“成熟一家申报一家”的原则,只有材料齐备才进行申报,保证上市成功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忙着抢首批申报。广发证券投行综合部总经理蔡铁征也表示,上市是个大事,不能仓促应战,为了早一个星期上市就挤着扎堆上报。

在主板排队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转申请到创业板上市,因为等待过会的中小板项目数量很多,可能在中小板排队的时间会比创业板更久,那么保荐机构是否会力荐中小板排队项目改为创业板排队?对此,保荐机构有不同的考虑。龚寒汀认为,“平安证券正在做保荐的部分企业有转板排队的考虑,但是转板的前提是该企业符合创业板的要求,因为部分企业去年本来就是准备上创业板的,但因为创业板迟迟没有推出,所以才去中小板排队的。”

具有丰富中小板保荐经验的券商受到了拟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青睐。一位保荐人士表示,首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对保荐费用并不特别敏感,而是更加关注保荐机构过往经验、专业水准和服务好坏等决定上市成功与否的因素。

创业板也将为券商打开新的盈利渠道。海通证券相关人士预计,首年发行数量约为100家左右,以后估计每年将有约200家左右企业上市融资,这将为保荐机构带来每年4.5亿元左右的承销收入。如果按照7.5%资本金用于PE业务作为行业均值,这将给我国券商每年带来PE业务收入约42亿元。记者屈红燕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屈红燕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