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最大单笔受贿额达1.6亿
2009年07月16日 01:27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调查显示,青岛大炼油项目存在极为混乱的资金管理问题,其中挪用资金和擅自增加名目等情况突出。截至2006年底,上市公司应收华诚石化往来款2.88亿元,但有关此笔资金的由来并无交代。

华诚石化的实际控制人李薇则是陈同海的特定关系人,并与杜世成关系密切。借杜世成的关系,李薇渗入青岛地产界,甚至“染指”奥运帆船赛事基地的商业开发。

不仅在青岛,在上海,陈同海亦出手阔绰。中石化为上海F1大奖赛提供了高达8亿元人民币的赞助。消息人士说,陈同海仅用两天的时间就与主办方谈成了这笔投资。

在2004年至2006年上海F1大奖赛中,中石化成为最大赞助商。据估算,中石化每年要付给国际汽联管理公司(FOM)约2000万美元,三年下来超过6000万美元。同时,中石化购买央视3年F1电视转播冠名权,其每年花销为8800万元人民币,3年总计2.64亿元人民币。中石化出手F1超过8亿元巨资,成为F1赛事中国站最大买家。

“霸王”作风

“事发已经这么久,我觉得已经有点遥远了”,7月15日中石化咨询公司一高层人士对本报说。

2007年6月22日夜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股份)突然发布公告:陈同海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和董事职务。

一时间,坊间猜测无数。甚至有人认为“陈将高升”。4个月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共十七大期间确认,这位为业界所尊敬的正部级干部已处于被"双规"调查的阶段。

此前4年,陈同海一直是中石化这一中国资产规模最大企业的主要人物。至今中石化的不少员工对其还怀有很深的“感情”。其在位期间,中石化建树颇多,不仅提升利润率而且建立更加合理的薪金制度。加强海外战略、大刀阔斧地进行资产重组也曾为业界称道。

“陈非常强硬,中石化很多中层领导都很怕他”,上述人士对本报记者说:“这种强硬不仅表现在企业内部,在企业外也是硬派作风。陈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表示‘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不垄断谁垄断?’”

强硬已经是对陈相当中性的评价。

有报道披露说,陈是人见人怕的“霸王”。每月公款花天酒地达120万,平均每天挥霍4万元。对此陈竟然坦然地说:“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交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

如此豪爽的陈曾主持拍板20多项金融投资,包括保险、基金、银行、期货等。一家股份制人寿公司的筹备者曾爆料,费劲波折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约见陈同海,但谈了仅40分钟陈同海就同意出资2亿元入股。

“陈同海的问题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这样表示。

中石化未受影响

“如果说陈同海出事对中石化没有影响,那是不客观的”,中石化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称,但最欣慰的是,陈同海并没有牵出中石化更多的干部。

“当初我们还怕,中石化会有一批干部被挖出来,但事实证明陈同海“双规”后,中石化运行得非常平稳。”

陈同海辞职后,刚刚上任辽宁省组织部部长半年的苏树林火速到任,并于当晚紧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四稳定”工作方针:要保证生产经营秩序的稳定,保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保证资本市场稳定。

一周后,苏树林在考察燕山石化时又再次提出“三不变”,即原有领导分工不变,工作方针不变,原有工作程序不变。

“陈同海的一些提法比如矿权是命根子,一些战略比如大力发展天然气中石化到现在都还在用。”上述人士说。

此前,中石化集团一位人士向本报分析中国成品油市场竞争之时,还提到中石化早在陈同海时期就在东南沿海地区“打桩子围篱笆”,已先占领了重要的成品油消费城市。中石油必然也要跟随中石化做相似的工作,但恐怕要望尘莫及。

“当然苏总上任后,中石化的战略也略有变化,比如苏提出要打造上游长板,组建工程公司等”,上述人士介绍。

在下游产业占据绝对优势的中石化,2007年来的确在上游产业有不少突破。在国内,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疆塔河油田,力争使其在2010年成为千万吨级的大型油田,以弥补该公司上游业务资源不足的缺陷。

在海外,仅从去年底起,中石化先后收购了加拿大Tanganyika公司和瑞士公司Addax。其中被中石化称为转型性收购的Addax一案收购金额高达72亿美元,成为中国油气行业史上最大的交易。该公司年产量达700万吨,这一数字相当于中石化2007年全年的海外份额油产量。

此外,中石化北京公司一位人士还向记者表示,相比陈,苏非常低调。上任后十分强调“严格管理”,在内部会议上多次向领导干部提出要严格要求自己。

记者 明茜

<< 上一页12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明茜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