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国省级机构改革共精简80多个局级单位
2009年07月03日 07:18人民日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各省(区、市)政府厅局级机构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简,全国共减少厅局级机构80多个。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去年9月以来,新一轮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在全国顺利推进。经过半年多努力,除中央同意四川因灾后重建任务重可适当推迟上报改革方案外,全国30个省(区、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中央批准,目前各地正在精心组织实施,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编委统筹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全局,各地深入细致推进

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同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编委十分重视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先后召开中央编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并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意见》对改革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务、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改革原则和方向。中央编委在《意见》下发后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在改革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针对性地及时作出指示,提出要求。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和编委都把研究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有的提前开展了相关调研,有的成立了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有的为研究方案召开多次编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各地改革方案均经省级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有些省市还将方案提交党委全会审议。

“中央编办根据中央精神对各地上报的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对相关问题统一政策,统一要求;对个别地方的特殊问题,充分尊重地方意见,因地制宜地加以明确。”中央编办负责人表示,各省(区、市)方案经过反复沟通协商,直到取得一致意见后才上报中央批复。

细心的人注意到,此轮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节奏快、效率高——在各地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仅半年左右时间就完成了30个省(区、市)的方案审批程序。而且,这样的速度还是在受去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各省(区、市)工作任务繁重等特殊背景下实现的。

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改革的组织实施。方案一经中央批复,各地即抓紧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周密部署,集中精力搞好组织实施和部门“三定”,并且务求实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新一轮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明确,特点鲜明,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

总体来看,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明确,特点鲜明,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正值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中央明确要求,改革要立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各地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研究制定方案时,着力研究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窗口”机构改革、清理整顿执法队伍等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不仅措施实,而且力度大,真正做到改革让“群众得实惠”,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与欢迎。

——认真贯彻中央改革的总体精神,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被视为深入贯彻中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部署精神的一次重要“检阅”。各地各部门在具体推进时用“周密细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为确保政令畅通和因地制宜的推进改革,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在机构设置上既考虑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又为地方改革创新预留了较大空间,同时,保持了省级政府现有机构规模与格局的总体稳定,使其能适应省级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

此外,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还认真承接好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关部门下放的相关职能,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坚持从实际出发,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注重指导性和可行性,在具体措施上给地方留出了充分的改革空间。各地在机构设置上,根据本地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 上一页12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