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泥浆水”风波
面对下达给外来投资者的《卫生监督意见书》几成“空头文件”,南漳县卫生监督部门有没有铁腕执法、严格促其整改?工作有没有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南漳县卫生部门领导尴尬地笑笑:这不好说
《望东方周刊》记者金明大 | 湖北南漳报道
5月28日,端午节。早上7点半,张君起床了。他一边嘱咐妻子快点起床去“多买点菜”,一边来到卫生间洗漱。水龙头一拧开,“喷出一股黑水”,接着就开始流泥浆,腥臭味也迅速弥漫了整个房间。
那天,南漳县城10万居民家的自来水龙头里流出来的都是泥浆水。
据南漳县卫生监督局测定,当天的自来水各种指标均严重超标:浊度高达5200度(国家标准是“<3度”),细菌总数多达1760cfu/ml(国家标准是“<100cfu/ml”),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同时达到1600MPN/100ml(国家标准是“不得检出”)。
当天,“找水”成了南漳县城最醒目的风景:压水井旁边排起了长队,提水的人弯着腰碎步疾行??
南漳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境内有“48大泉,72湖堰”,水资源非常丰富,民间有“干死黄楝树,照样收稻谷”之说。
然而,发生在2009年端午节的“泥浆水”事件,令这个“因水而兴”的县城“因水而痛”。
一直问题不断
“泥浆水”事件迅速引燃了当地居民对自来水的积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居民王先生气愤地说,这几年南漳县城的自来水一直问题不断,“不是停水、水压低就是水质浑浊,还有腥臭味。”
居民们反映,以前(自来水公司)没有卖的时候,自来水还有个漂白粉的味道,现在尽是一股子臭泥巴味儿!
当天上午10点零6分,南漳县自来水公司在“水镜论坛”发布公告解释说:因5月27日以来全县普降大雨,城区自来水水源——水镜湖大量流入含有泥沙的山洪。现有自来水水厂无法处理180度以上的浊水,造成城区自来水严重浑浊。
10点50分,南漳县建设局也发布了类似的内容,其中还提到,现有自来水公司处理能力有限,是因为“自来水设备设施仍旧是建厂以来的老设施”。关于取水点,建设局表示将“加强水镜湖源水取水口和龙王潭取水口水质监测”。
对于这两份“一唱一和”的解释,网民们不满意之余还有新发现:自来水公司竟然在龙王潭取水!
水镜湖即三道河水库,位于南漳县城西2公里处,总库容1.61亿立方米,是南漳人引以为豪的“母亲湖”,也是南漳县居民的“天然水缸”。
龙王潭取水点位于南漳县城西南方的护城河内,此河发于南漳县城西侧,流经居民生活区,中途多有排污口接入。
污水河中的取水点
一座青砖红瓦的简易房后面,三根粗大的红色取水管道伸入河中,水面冒着气泡,岸边杂草丛生。这就是建设局所说的龙王潭取水点。对岸,就有一根白色的排污管正在源源不断地向河中排放着生活污水。从取水点向上游走,垃圾堆、排污管、猪舍、厕所随处可见。龙王潭取水点上游300米处甚至还有个养鸡场。
南漳县自来水公司为何会在周围环境如此恶劣的护城河取水?对此,南漳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功玉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主要是为了应急。
据张功玉介绍,南漳县自来水公司一直在三道河水库南侧坝底的导流洞取水。2008年10月,三道河水库按照湖北省统一要求除险加固,需要放水修坝,三道河水库管理方要求南漳县尽快找到新的取水点。
由于时间太紧,南漳县最终确定在龙王潭取水,“这个取水点只用了两个月,今年年初就停用了。”张功玉表示,当时,龙王潭取水点经过了环保部门的论证,“完全合格”。
“当时有没有邀请卫生部门参与考察论证?”本刊记者问。
“没有。”张功玉回答,“水源地应该由环保部门论证,水质问题才由卫生部门负责。”
随后,南漳县卫生局副局长邓元文向本刊记者证实,卫生部门确实没有受邀参与论证。
同时,邓元文也承认,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新建的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网民们怀疑,自来水公司之所以从龙王潭取水,真实的目的是“省钱”。因为在导流洞取水,自来水公司需要向三道河水库管理方交钱,而在龙王潭取水,则没有这项费用。
对此,浙江浦峰集团南漳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丹阳矢口否认,“建龙王潭取水点花费了90多万元,比导流洞成本还高。”
千万元投资成废物
张功玉介绍,导流洞位于三道河水库库底,平日水质尚可,2009年因为水库施工水量较少,遇到暴雨后泥沙泛起,导致水质较差。
令当地居民不解的是,既然导流洞取水点如此不可靠,龙王潭取水点那么不安全,为何不从三道河水库水面上的泵船取水呢?
“泵船早就废弃了。”张功玉解释,南漳县一水厂(鲁家山水厂)建设较早,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用水需求。
于是,经过多方论证,修建了由泵船、管道和水池组成的二水厂。结果修成后,由于大量企业外迁,导致用水量剧减,不得不关闭了二水厂,废弃至今。
关于二水厂的建设、废弃情况,原南漳县自来水公司经理马天河(化名)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了另外的说法。
作者:
金明大
编辑:
郭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