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外交部就中日东海问题磋商等答问(实录)
2007年11月13日 20:29中国新闻网 】 【打印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举行例行记者会,就温家宝总理访问新加坡及出席东盟系列会议、中日东海磋商、六方会谈、缅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回答记者提问。

以下是记者会文字实录:

刘建超:各位下午好!首先我发布几条消息: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厄瓜多尔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德尔加多将于11月19日至2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11月18日至22日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一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和第三届东亚峰会。其间,温家宝总理还将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为了让大家对温家宝总理此次对新加坡访问和出席东盟系列会议相关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将于11月14日星期三下午3时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记者吹风会。欢迎大家参加。

应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塞浦路斯共和国政府和西班牙王国政府邀请,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将于11月18日至29日对上述三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西论坛”第四次会议开幕式。

由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将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届时,将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十几个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出席论坛,围绕“加强交流合作,确保食品安全”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加强全球食品安全之策。欢迎记者报名采访。有关采访事宜可查阅外国记者新闻中心网页或向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办公室了解。

下面就请大家提问。

问:昨天,《中国日报》报道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员称中国将建立一个采访北京奥运会的境外记者数据库,含有两万多名记者信息。能否介绍这个数据库的情况?为什么要建立这个数据库?将记录记者哪些方面的信息?如何得到这些信息?

答:看到有关媒体报道后,外交部立即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行了解。有关报道被证明系误报。外国记者采访奥运会分两类。第一类是注册记者,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已就注册记者采访北京奥运会作出了相关安排。

第二类是非注册记者,我们欢迎他们来北京采访奥运会,并为其办理必要手续。不管是注册记者还是非注册记者,或是各位常驻记者在中国采访,我们都会为他们对奥运会的采访及对奥运会期间各方面的采访尽可能提供协助。我再次重申,有关的报道是不准确的,没有这个数据库,我也没有听说有建立这个数据库的计划。

追问:如果没有这些计划,那么为什么有这些报道呢?

答:所以我认为有关媒体应作出必要澄清。

此外,外交部是国务院指定的负责外国记者事务的主管部门,外交部和北京奥组委将协同为外国记者采访奥运会提供便利和服务。

问:下周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系列会议可能将讨论缅甸问题,中方将就缅甸局势未来发展表明什么立场?第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缅甸当局应确定政治改革的时间表。你对此有何评论?第三,有一些专家称中国表面上配合联合国敦促缅甸政治改革,事实上并未配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关于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系列会议期间,各国领导人将主要就如何促进东亚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稳定和发展交换意见。

缅甸是东盟成员,东盟系列会议期间是否讨论缅甸问题,我们会尊重大家的意见。但是缅甸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其内部问题,归根结底要由缅甸人民和政府依靠自身努力,通过协商妥善解决。中国政府已多次阐述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稳定、发展、民主、和解的缅甸。缅甸是中国的近邻,缅甸的稳定、发展、民主和和解,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本地区,特别是东盟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私利,我们完全是从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来考虑处理这一问题。

至于你提到的缅甸问题时间表,我没有听说有这样的时间表。联合国秘书长缅甸问题特别顾问甘巴里8月结束了对缅甸的访问,他会见了缅甸政府官员和反对派有关人士,总体上看,访问取得了进展。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缅甸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斡旋就彻底解决问题,中方将继续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斡旋努力和甘巴里先生的工作。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