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王宇 姚均芳)央行在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长超过1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将达4.5%左右。
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6.2%,涨幅比8月份的6.5%小幅回落。前9个月CPI累计上涨已达到4.1%。
央行报告中警示称,目前价格整体上行压力依然较大,通胀风险仍须关注。
报告同时认为,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未来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投资需求仍将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加快,未来一段时期消费仍将保持稳中趋旺的态势,但物价上涨有可能对实际消费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报告认为,美国次贷风波加大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可能依然较大,中国贸易多元化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贸易形成的影响,外部需求有望继续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有望逐步放缓。
朱之鑫:CPI上涨不等于通胀 稳定粮价就能稳定物价
据统计,在1-9月的物价上涨中,有3.5个百分点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引起的。朱之鑫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粮价涨,百价涨”,只要稳定住了粮价,整个价格就可以稳定住。
发改委:物价上涨带有明显国际背景 警惕全球通胀突然加速上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高盛解读:人民币升值导致CPI-PPI走势反转
高盛指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上游产品(或贸易品)的价格相对于下游产品(或非贸易品)的价格往往会下降。更有意思的是,这种相对表现的改变似乎也发生在上下游行业的利润分布份额方面。
相关链接: |
相关新闻
编辑:
周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