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港澳 > 正文
澳门最另类的“三无”候选人林玉凤
2009年07月06日 04:06南方都市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无商人参政者的固有票源

●无传统社团的组织基础

●无明确的阶层、籍贯和族裔色彩

在今年的澳门第四届立法会选举中,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兼新闻与公共传播课程主任林玉凤成为参选者里的“另类”。这张新面孔,既没有商人参政者的固有票源,也无传统社团的组织基础,甚至没有一些候选人身上明确的阶层、籍贯和族裔色彩,是一个“不知道票在哪里”的“三无”候选人。但是,“凤姐”已然成为澳门当地主流时事论坛的热点人物。

供养4名弟弟妹妹读完大学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林玉凤可能是本届立法会选举中最年轻的候选人,但澳门人对她并不陌生,因为她经常在报刊发表评论文章,还是电视台两档评论节目的嘉宾。

林玉凤的父母于上世纪中叶从潮州移居澳门,以种菜为生,生养了10名子女,林玉凤排行老六。她从小在学费低廉的菜农子弟小学和劳工子弟中学读书,后来考上大学,但却因家庭经济困窘而险些不能入学,最后和父母达成约定:自己打工挣学费,学成之后,还要供养弟弟妹妹上大学。林玉凤一一做到了,从她开始,家里连出了5个大学生。

2008年,林玉凤牵头成立论政团体“澳门公民力量”,通过举办论坛、专题研究和出版,推动社会议政气氛。

7月4日,林玉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呼吁澳门立法会要多元化。

希望通过选举引起公众关注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去年你曾说过不参选,为什么现在突然决定参选了?

林玉凤:如果永远只是在报纸发表文章,或者搞一些半公开性质的论坛的话,无法形成真实的力量,而参选可以最终成为真实的体制力量。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公布之后,我们发现澳门的政治体制中,没有多增加社会元素。过去十年,澳门有许多事情其实可做得更好,但行政方面有失误,立法会也做得不够。因此我想,还是要尝试(参政),立法会要多元化。如果我们不参与,对澳门社会增加民主力量是不利的,对澳门传统社团的成长也没有好处。应该把我们的声音,通过选举,让大众注意多一点。

南都:有没有想过,你并没有传统政治人物做公众服务的资源。

林玉凤:社会服务,如果有资源当然要做。但是,我更重视让这个社会有完整的运作机制。有些事情不必是议员要做的,水管爆了,应该有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负责,水管爆了找议员,这本身就是不正常吧?人们越多这种依赖,越说明原来的机制运作不好。

南都:你的票源在哪里?你有把握吗?

林玉凤:选举就是尊重公民的意愿嘛,你怎么可能知道自己有足够的票,然后才决定出来选?民主就是这样啊!我们不能再等了———等自己长大、等有足够的能力……你如果不把自己看成政治人物,不出来选,让人家看见你,决定投不投你,你怎么知道有没有支持呢?

受欧文龙案影响 倡导廉政

南都:你之前说,近年很多事情改变了你?

林玉凤:2007年的欧文龙案,对我影响至深。因此我的政纲方向大致是:推动廉洁到私人领域,打破利益垄断,加大政府透明度,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公民监察会关心三个方面:一是使扩大民主,使许多问题透过民意来解决;二是做好民生,过去澳门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及缺乏长效的机制来进行分配;三是推动澳门文化发展,尤其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立法工作,让澳门的文化景观可以及时得到拯救和保护。

南都:如果你这次选不上呢?

林玉凤:我会继续选,这是长期革命。

本报记者 李军 发自澳门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军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