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回忆: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的“捡漏”生涯
今年11月7日是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缅怀先师的史树青关门弟子荣宏君,不禁想起先生的一些奇闻逸事——
史树青的“捡漏”生涯
在中国收藏界,史树青的名字象征着权威。由于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史树青享有“国宝”之誉。但不论博物馆工作人员,还是家人、保姆,皆称史树青为“史先生”。这一称呼反映了他朴实的人生。
“鉴藏少年独名家”
8岁时,史树青跟随父亲来到北平,上了琉璃厂附近的中学。史树青放学没事了就到琉璃厂各铺子里看,一来二去,他和琉璃厂许多古玩店老板混熟了,常听老板讲古玩段子和规矩。上高中起,史树青就利用课余时间到北海公园团城的国学书院上课。书院请当时的著名学者讲授经、史、子、集和书画艺术,史树青是学子中最年轻的一位。
国文老师张鸿来先生喜爱古字画,史树青常买了东西跟他交流。一次,有人托张先生鉴定一幅郑板桥的《竹石图》,几位老师在一起品评,都说是赝品,张先生说:“还是让我的学生看看吧。”史树青看过画后说:“是真的。”后经琉璃厂行家鉴定,果然是真迹。从此,老师们若有朋友来鉴定或购买书画,常请史树青协助。高中毕业的时候,张鸿来给史树青题诗字一幅,诗中有“书画常教老眼花,鉴藏少年独名家”之句。
1938年,史树青中学毕业,考上了北平辅仁大学。当时他已在书画鉴定界小有名气。
1945年,史树青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习文研史,后继续在本校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47年,史树青研究生毕业后经人推荐,到了当时的中央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工作,初任秘书,后做文物编目,钻库房。新中国成立后,史树青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业务骨干。
进入历史博物馆后,史树青从书画鉴定扩展到其他门类。198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立后,史树青被推举为副主任委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刘嵩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