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巧合 毛泽东一生三个生死攸关的9月9日(图)
2009年12月18日 13:34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作为巨人中的巨人,无疑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他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然而,他一生饱受磨难,九死一生,妻离子散,为中国革命献出6位亲人的生命。其中,他的三个9月9日的不凡经历,生死攸关,惊心动魄。

第一个是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就在这天,与潘心源途经浏阳张家坊时,毛泽东被清乡队抓住,押送团防局处死。他从未暴露身份的潘心源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后来他对斯诺说起当时的情况:“普通的士兵都是雇佣兵,枪毙我对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却不允许。因此我决定设法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不到200米的地方,我才找到机会。我一下子挣脱出来,往田野里跑。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日落。士兵们在追踪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用手接触到他们。尽管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任何希望,认为自己一定会再次被抓住,可是不知怎么的我没有被他们发现。最后,天近黄昏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彻夜赶路。我没有穿鞋,脚底擦伤得很厉害。路上我遇到一个友善的农民,他给我住处,后来又带领我到了邻县。我身边有七块钱,用这钱买 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食物。当我最后安全到达农民武装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集建党、建军、建国之誉于一身的毛泽东,竟然差点丧命于民团的几个清乡队员。

第二个是1935年9月9日,毛泽东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1927年的9月9日是个人生命的危险。1935年的9月9日则是丢失苏区之后,长征走到最艰难的时刻,野心家张国焘看到自己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人数多,装备精良,便准备解决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自己做党的主席。在红军总部的朱德后来也回忆道,革命生涯中经历过多少坎坷,多少困难,但从来没有像这次那样心情沉重。中共中央决定与四方面军分离,紧急北上。9月10日凌晨,万籁俱寂。毛泽东等人率三军团、红军大学出发。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回忆说:那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底下就来报告,说叶剑英同志不见了。指挥部的军用地图也不见了。我和陈昌浩大吃一惊。接着,前面的部队打来电话,说中央红军已经连夜出走,还放了警戒哨。何畏当时在红军大学,他跑来问:是不是有命令叫走?陈昌浩说:我们没 下命令,赶紧叫他们回来!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使我愣了愣神,坐在床板上,半个钟头说不出话来。心想这是怎么搞的呀,走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呀,我们毫无思想准备呀,感到心情沉重,很受刺激,脑袋麻木得很。前面有人不明真相,打电话来请示: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陈昌浩拿着电话筒,问我怎么办?我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也不能打!陈昌浩不错,当时完全同意我的意见,作了答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第三个9月9日,是1976年9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天下午4时向全世界沉痛宣告: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举国同悲,举世同哀,苍山顿首,江河呜咽,万民同哭,泣不成声,许多人自动戴上黑纱,那种悲痛场景举世罕有。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在了,党和国家的命运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在这危急时刻,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挺身而出,时任政治局委员汪东兴临危受命,辅佐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同志,一举粉碎了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使党和国家转危为安,为后来小平同志的复出创造了先决条件。

毛泽东一生三个生死攸关9月9日,虽属历史的巧合,但都折射一个道理,多难兴才,多难兴邦。“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是“多难兴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多难兴邦”。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饱尝艰难而不屈,历经磨难而振兴。没有谁愿意选择苦难,可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彧君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