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知青痛撼众人心 导演李文岐称明年重拍
2009年10月29日 13:44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提到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相信多数观众最先想到的就是电视剧《雪城》。“街谈姚玉慧,巷说王志松”,二十多年前,这部由我省投拍的《雪城》不知让多少男女痴迷、疯狂,又让多少观众赔尽眼泪。《雪城》被看做同时期知青题材电视剧中的翘楚,主题曲《心中的太阳》更是广为传唱。该剧导演李文岐后来又拍摄了《腊月雪》、《北大荒》等知青题材电影,然而谈到代表作《雪城》时仍感触颇多。言谈间,他似乎又回到了无悔的青春岁月,重燃起往昔的万丈豪情。采访结束时,李文岐告诉记者,明年会重拍《雪城》。

软硬兼施

逼梁晓声交剧本

电视剧《雪城》聚焦了知青返城之后的际遇,全剧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扣人心弦。姚玉慧、徐淑芳、王志松等知青形象鲜活生动,他们的命运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众所周知,《雪城》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李文岐说,在《雪城》之前,他和梁晓声就是哥们。后来,梁晓声创作了长篇小说《雪城》,李文岐知道后就找到梁晓声,说自己想拍,可当时梁晓声已经答应把剧本给电影《人到中年》的导演孙羽,李文岐不死心,软磨硬泡硬是逼着梁晓声把剧本给了他。

电视剧拍完了,梁晓声特意提前看了样片,他一边看一边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喃喃自语道:“狂风暴雪、滚动的帽子、夕阳西下……好看,好看。”直到这时,梁晓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毛遂自荐

倪萍想演姚玉慧

煞费苦心地要来了剧本,没有经费也不行,李文岐当时任职于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所里经费不足,于是他找到了时任黑龙江电视台台长的吴东海,对方二话没说就答应双方合作拍摄。

在李文岐看来,拍《雪城》最难的是演员,恰在此时,倪萍主动给李文岐写了一封毛遂自荐信,言语十分诚恳。李文岐说,那时倪萍是山东省话剧团的演员,已有了些名气,之前他曾看过她主演的《祁连山的回声》等,认为姚玉慧这个角色非她莫属,就这样,女主角有了人选。

接下来,李文岐又亲自到北京选演员,其中不少演员都已在影视界崭露头角。出演吴茵的赵越因电影《蹉跎岁月》获得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出演王志松、徐淑芳的金鑫、黄梅莹夫妇,因拍摄影片《路漫漫》时相爱,金鑫更是凭借片中“朱华”一角一举成名。

李文岐说,那个年代的演员和现在不一样,很少谈钱,有人找拍戏就很高兴,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据他回忆,这部剧总共投资40万,演员的片酬也很少,一部戏下来,倪萍才拿到1000多元,在整个剧组算是高的。他自己更是一分钱都没有,还常常往里搭钱,最后竟欠了不少债。

精益求精

黄梅莹不停重拍

《雪城》播出后的火爆势头是李文岐没有想到的,他当时甚至认为,没有被毙已很幸运了,因为有些内容在当时看来很敏感。李文岐说,《雪城》拍摄前和拍摄过程中,相关研讨会就开了6次,他那时压力很大。剧中下乡部分有不少是在绥化、北安等地完成的,演员们的敬业精神让李文岐很感动。

让李文岐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黄梅莹扮演的徐淑芳在火车站扛麻袋那场戏。“那场戏是黄梅莹亲自上阵拍的,麻袋里装的全是货真价实的黄豆。你知道那场戏拍了多长时间吗?一天半,要光线的明暗、演员的情绪等环节都对上点,才算通过。”李文岐说,不是他要求太严格,有时候他说可以了,但黄梅莹还觉得不到位,直到把返城知青的沉重感、压迫感完全拍出来,黄梅莹才算满意,而她也被累得病倒了。

风吹军帽

寓意知青的命运

“天晴了,天晴别忘戴草帽;下雪了,下雪别忘穿棉袄。”《雪城》的主题曲至今音犹在耳,而随同播出的片头也让人记忆犹新,尤其是那顶被狂风吹得在雪地上无助地翻滚的棉军帽颇具创意,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人的命运。

李文岐说,在北安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时,他突然意识到剧中人物的命运一直没有具象地呈现出来。为此,他冥思苦想,一个下乡时亲眼目睹的场景突然给了他灵感。作为68届毕业生,李文岐曾下乡到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粮库扛麻袋、修公路、铺铁轨。一天开来一辆火车,大家在车尾的车厢里看到了两个上海知青,一个戴着帽子,另一个的帽子不知掉落到哪里。于是,李文岐叫工作人员找来军帽,用鼓风机拼命地吹个不停,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文岐的用意。

李文岐表示,北大荒是他热爱的土地,他会一直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这块土地,明年他要重拍《雪城》,看看他对黑土地的热爱程度还能否再次点燃起观众的青春激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翎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