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的作品中《鱼儿三部曲》好一点吧,而诗人的命运都是时代决定的,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喜欢写诗的人,就是写了几首受当时青年人喜欢的诗。”10月24日的“食指诗歌研讨会”上,诗人食指这样总结自己。
当天,“食指诗歌研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来自江浙沪地区和北京、四川等地的一批诗人、评论家、高校学者及诗歌爱好者50多人与会。据检索,这是国内学术与诗歌理论界首次举办食指诗歌研讨会。在诗人子川看来,这次研讨会可谓食指的“第三个坐标”,标志着食指在长期蛰伏“地下状态”后,得到了学术与诗歌理论界的肯定。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朝城人。上世纪60年代末,他创作了《鱼儿三部曲》、《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名篇,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流行全国,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1969年他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1973年2月退伍,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1978年,他再次焕发诗人创作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1990年,食指被送进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拿最低生活费,这期间他仍创作诗歌。1992年他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出访,但因身体原因未成行。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协,5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7年,食指加入中国作协,《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5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01年4月28日食指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子川认为,食指的前两个坐标,分别是上世纪的60年代和90年代。60年代食指开始写诗,虽在知青中广泛流传,但没有公开发表的机会。90年代,诗歌界中如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一批人提出“让食指浮出水面”,力推食指,使食指终得广泛关注。
主办方代表、南京理工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表示,食指在中国诗歌史中的地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诗歌理论界对他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对当代诗歌的影响仍缺乏研究,此次研讨希望能给予食指和中国当代诗歌一个解读。
食指本人致辞简短。他认为,文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但是只有有个性的作品才能起到教化作用。谈及诗坛现状,食指说:“现代诗歌承载了太多,以至于世俗化了。希望人们能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环境中,写出一点引人深思的作品。”
与会专家认为,食指的诗开创了中国朦胧诗的先河,他的诗让人嗅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在一个疯狂的年代,食指选择真实,选择特立独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诗作是以传抄形式在地下传播,直到1981年才首次发表他的作品。
与会评论家还特别推崇食指的人品,认为他在“文革”那样一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对个体精神和真实的强烈追求,并且能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下,拒绝世俗的物质享受,平静地去恪守一个诗人良知,正是“食指精神”,也是诗人精神,正如于坚在诗中所描述:穷人食指,目不斜视,两袖清风。
对食指的后期作品,有观点认为,上世纪90年代,诗人生活状态从奔腾渐渐趋于平静,诗人这段时间的作品,体现的更多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恩。后期的作品,是经历患难后“以破碎形式呈现的一种个体回归”。但也有学者认为,食指诗歌在文本的精美程度上还有不足,同时较少批判力量。与会学者呼吁,对食指诗歌应该正确解读,而不是附会和强加观点。南理工教授车文荃说:“虽然作家和诗人较其他人有更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眼光,但不代表他们在创作时就一定想得十分深远,短短的诗行往往充满哲理,也因此常被误读和附上本没有的东西,这有失公允,也有点夸张。”
有意思的是,当有专家多次提到食指对北岛的影响时,食指自己出来说话了,他说:“我和北岛只是好朋友,我并没有什么,我不过是一个爱写诗的人罢了。我们各写各的。”
研讨会尾声,食指朗诵了自己的诗《我是这样写歌》,作为他对这次研讨的感受,平缓低沉的语调感染了在座者。当天下午,在南京理工大学学生组织的“相信未来:食指诗歌朗诵会”上,学生们以配乐朗诵、诗剧和谱曲歌唱等多种形式演绎食指诗歌。食指也上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南京长江大桥》。台下一名学生说,他中学就从课本里读到食指的诗,但听着这番朗诵,还是被食指的诗深深感动,热泪盈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戴袁支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