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走进北大荒“知青精神病院”
2010年01月28日 10:51荆楚网-楚天金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北大荒知青劳动时的场景

2008年,佳木斯成立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俗称“知青精神病院”,集中收治了94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青及知青子女。

早在1947年,北大荒的建设就已然开始。最先进驻的是10万名复转军人。从1959年开始,又有一大批支边青年响应号召屯垦戍边。这算是北大荒的第二代开垦者。“这些知青的患病因素很多,有在政治上受到刺激的,有因为返城回不去的,也有不少因为感情问题。”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精神科主任吴斌对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

女知青暗恋男知青男方返城 她疯了

上海知青吴庚妹的故事足以放进那些知青题材的剧本中。1972年,和所有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年轻人一样,吴庚妹从灯红酒绿的上海来到了北大荒红卫农场。下乡期间,吴庚妹爱上了一起来的一个上海知青。在当地人的描述中,这是个长得很帅的小伙子,当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吴庚妹一直把这份爱情埋在心里,埋得久了,生根发芽了,对方却并不知道。

1978年,小伙子跟着大队人马返城,吴庚妹却留在农场。

留守下来的吴庚妹落落寡欢,不久,变得抑郁起来,并开始独自一人在农场溜达。大家暗地里说,这个挺漂亮的上海女人已经疯了。无奈之下,农场找了个叫汪世贵的单身汉照顾她。很快,吴庚妹和比她大27岁的汪世贵结婚了。两人婚后生了四个孩子,但只有两个女儿活了下来。婚后的吴庚妹疯得更厉害了。而由于汪世贵本身就有癫痫,根本没办法很好地照顾妻子。

之后,吴庚妹被送进精神病院。2008年春,汪世贵把吴庚妹领回了家。不到两个月,吴庚妹就死了,据说是在街上溜达被车轧死的。还有一种“浪漫”的说法:吴庚妹死在年轻时常去的白桦林中,死时一丝不挂。

2009年5月,汪世贵因病去世。

吴庚妹的大女儿汪远芹,如今和母亲一样住进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坊间相传汪远芹16岁那年曾遭人强奸。

患者如断线的风筝

家属无情 拒认领

“经历了‘上山下乡’,没有吃不了的苦。有这个心路历程,以后什么都吃得消了。”和大多数知青一样,任友善有着“劫后辉煌”的感慨。真正让他难过的,是始于1976年前后的知青大规模返城。由于已经在当地安家,任友善只得留在宝泉岭农场,“眼看着农场空了,宿舍空了,心里也空落落的。但那时确实没办法,我身体不好,如果不在这儿成家,我根本活不下来。”

据《饶河农场志》记载:“1979年知青大返城时,有3000多知青离场,造成了生产人员严重不足,不少生产队拖拉机没人开。”黑龙江农垦精神病防治院办公室主任宋斌透露,最终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有两万余人。

“我们这里的二三十个患者,和家人完全失去了联系。”安养中心精神科主任吴斌介绍,他们得的这个病,很多人家即便知道了,也不见得愿意来找。

北京知青鲍丽丽就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刚从857农场送到安养中心时,鲍丽丽只有48斤。贫血、低蛋白,严重的类风湿更是使得她的手脚都变了形。吴斌介绍说,鲍丽丽发病据说是因为谈恋爱,最初治疗过一段时间。后来农场找了个人照顾她,给她吃的穿的。近些年,农场条件好些了,就把她送进了敬老院。在敬老院里,鲍丽丽摔成了骨折。

骨瘦如柴的鲍丽丽已经无法说话,偶尔,她会睁大着眼睛,从嗓子里发出含糊的声音。只能通过声调判断她说的是什么。而今,她会发的几个音节,除了“吃西瓜”、“吃香蕉”外,还有“海淀”和“回北京”。

吴秀菊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家在北京还是上海。

统计到207名患者残联收治 促康复

最早提出成立北大荒安养中心的,是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理事长董兴业。

2006年6月,董兴业开始统计知青精神病的数字,当时统计到的是207人。到了2008年12月,只找到了167人。其中,死亡20人,失踪20人。

2008年12月,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在佳木斯落成,目前已收治94人。

董兴业坚持认为,安养中心绝对不能等同于精神病院。在它的后面有一个小型的康复农场。楼里有图书馆、卡拉OK厅等,“我最担心的就是到头来还是建了一个铁笼子,改过去各个农场的分散关押为集中关押,改简陋关押为豪华关押。我希望他们生活在阳光下,共享现代社会的文明。”

返城梦做了几十年乡音未改 盼回家

在那个一片荒芜的年代,正是知青们给这里带来了现代文明。他们教会了当地人刷牙、用纸擦屁股。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永远留了下来,衣着打扮和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但乡音大多未改。

天津知青安俊芹一直念念不忘“大麻花”,“麻花好吃,比包子好吃。”这是个大嗓门,说起话来满口天津味儿。每天早上天一亮,就扯着嗓子唱歌。

北京知青潘金成、赵印宝、任友善,虽然天天见面,但还是不认得对方。但他们共同的记忆只有北京。“北京有公园、花园,有陶然亭、大栅栏、王府井。”潘金成掰着手指头。

任友善认为自己终有一天要回北京的,在北大荒待了40余年的他甚至从未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从下乡那天起,我就有一个念头,就是回家。这地方再好上十倍百倍,我也想回去。”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