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畔蔷薇:提议将每年的12月22日设为中国知青日
2009年11月10日 18:39凤凰网知青 】 【打印共有评论0

前几日与知青同学聊天,谈到当年在农村时的往事,唏嘘不已。我们也感到这么多年了怎么就不能忘怀呢?为什么人生中的有些经历都随着时间的流淌而淡忘了,但是惟独忘不了那段知青岁月呢?上学和工作以后也有关系不错的同学和同事,为什么找不到知青之间那种情同兄弟姐妹的感觉呢?

我们集体户是在返城后30年时,才大规模的聚集起来的(我们戏说是因为人老了人才怀旧的)为什么彼此见面没有距离和陌生感?就像自己的一个远方的亲人,许多年来虽然没怎么联系,但是心底里还是牵挂和惦念的,甚至有时做梦也会梦得到,大家彼此也有同感。这也应该感谢那段刻骨铭心的下乡经历,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里,彼此照应、彼此安慰来相互“取暖”吧。因此也形成了那种忠贞不渝的患难之情。

我有个感觉,集体户同学的聚会,总比班级同学之间的聚会要热烈和真诚,要无拘无束和坦荡,这也因为我们曾落户在一个户口簿上,曾在同一口锅里吃过饭,曾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吧,更有家里人的感觉。我们集体户还曾按大小排过老大、老二、老三呢……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苦中作乐,一起渡过“灰色”的青春期。

我近来常常在凤凰网的知青频道上驻足,在这里黯然流泪、在这里默默神伤,也在这里会心一笑,既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坎坷和苦难而挣扎,也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坚韧和抗争而感叹!一直沉浸在知青岁月的如烟往事中,我也深切的感到,我们这一辈子恐怕也走不出那条青春大河了!我看到那么多的知青在网上饱含深情的回忆当年农村生活的故人往事、历数知青点同学之间的林林种种;还有一些知青寻找老友的声声呼唤,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住宅电话、办公电话一股脑的公布到知青频道上,甚至把自己和要寻找的朋友的真名、小名及昵称甚至外号都娓娓道来,可谓千里寻亲、万里访友了。就是想寻找青年时代的朋友,就是想重温那段心底里的蹉跎岁月。这些真情实感也只有在知青频道的栏目上才能看得到,也只有下过乡、跋涉过那条旅途的人才能有如此强烈的心灵碰撞。我想,过去我们之间大多数是以同学和战友相互称呼的,其实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从这个含义上演绎的。从网上看,知青们有的以插友相称,唤作插兄、插妹;有的冠以知哥、知妹,其称谓各不相同。我突然感到:今天是否能用一个更为贴切的命名,来诠释这一特殊群体之间的关系呢?

我想到一起在课堂里读书的人称为学友;一起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人称为战友;一起甘苦与共的人称为朋友;那么我们呢,我们曾被称为“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于是我突发奇想:我们应称作“青友”,我们是因为“青”而结下的“友”。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称谓,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专门称谓!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也不会产生那种形式的上山下乡啊!或许若干年以后人们会象记住当年的八年抗战一样,记住知青一代人的十年上山下乡吧!我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那段共和国的历史!这个称谓或许更会让我们清楚当年的那个身份吧。或许,我们也只有回到知青们中间时,我们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到,我们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正是从这个群体中一路坎坷、一路颠簸,相互搀扶着走过来的。我们当年在一起时,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我们已是那夕阳红了!况且,这个称谓在今天多少也会给我们这些日渐老去的一代人,带来一丝青春的气息,重新找回韶光再现的感觉,因为毕竟是沾了“青”字的光。

我深知,在我们这一代知青人的心底里都有一个“暗结”,那就是我们不希望被淡忘,我们也担忧被淹没。因此我觉得我有理由代表我们这一代人在这里做一个郑重的提议:能否把12月22日作为知青节,因为我们毕竟把我们的青春奉献给了共和国的那段历史,这也是历史应该给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名誉!

我很愿意就此话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链接:1968年12月22日 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来自:人民网

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

广州知青去海南农村落户

海南知青武装训练

红卫兵运动持续两年多,终于闹得革命领袖也头疼起来。尽管他们此前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震荡和混乱却无法制止。到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六六、六七、六八3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领袖的号召力仍然无限。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路畔蔷薇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