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时周恩来机要秘书被杀之谜[视频]
2009年03月09日 08:38老年文汇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周恩来]

2005年10月16日《大放送》节目:重庆谈判 六十年前的悲喜剧

1945年10月初,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己接近尾声。10月8日下午,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来重庆曾家岩周公馆拜访周恩来副主席,询问国共和谈的内容。二人畅谈一阵后,柳亚子先生起身告辞,周恩来派自己的机要秘书李少石送行。柳亚子和李少石一起,坐上了由司机熊国华驾驶的黑色司蒂培克轿车。这辆车为郭沫若先生所送,时为周恩来座车。

下午5时30分,熊国华将柳亚子送回他在重庆沙坪坝的寓所后,即和李少石驱车返回。当时,因还要送周恩来出席一个重要宴会,熊将轿车开得飞快。车子途经红岩嘴土湾一段陡峭的山路时,迎面走来一队二三十人的国民党士兵。这些士兵个个肩挎长枪。见有车过来,士兵们都停下脚步立在道旁观看,还有人取下肩上的步枪做着鬼脸向轿车举起,本来就不宽的山道因为这些士兵的出现显得更为狭窄了。当时虽是国共和谈时期,但两党之间还互相敌视,摩擦时有发生。年轻的熊国华紧张地握着方向盘,问李少石:“这些兵会不会找事呀?怎么办呀?”李沉着地回答:“不理他,加速,冲过去。”于是熊国华猛踩油门,吼叫着在这群士兵前一闪而过。猛然间,他听到身后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只觉车身一震,身边的李少石惊叫一声倒在了座位上,鲜血浸透了衣衫,染红了车座。

司机熊国华见事不妙,立即驾车将李送到了十公里外的金汤街市民医院。经查,子弹从背后射入,洞穿车体及椅背,飞入肩胛,击中了肺部。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当晚7时许,李少石不幸牺牲,时年39岁。

李少石遇难之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正在出席国民党张治中将军为欢送毛主席而举办的盛大晚宴。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将李少石牺牲的消息告知后,毛、周二人都震怒异常,一致认为是国民党搞的暗杀。毛主席还当场题词:少石辞世,永志纪念。因为李少石和周恩来长得相像,加上乘坐的又是周的专车,当时很多人都猜测是国民党特务错把李少石当周恩来给暗杀了。周恩来当即找到重庆负责治安的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向他提出严正抗议和质询。

当晚,重庆很多新闻记者纷纷赶赴重庆市民医院和八路军办事处进行采访,翌日重庆各大报都发表文章报道李少石死亡一事,纷纷指出此事件是国民党当局搞的暗杀。苏联大使彼得罗夫、美国大使赫尔利和中共和谈首席代表周恩来都给蒋介石打电话,质问李少石被杀一案的真相,蒋对此事茫然不知,只好狼狈地表示尽快查处。

李少石的特殊身份,加上正处在重庆谈判的敏感时期,共产党正在指责国民党对和谈没有诚意,李少石死亡一事让蒋介石心烦意乱焦头烂额。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蒋当即打电话招来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中统头子徐恩曾、宪兵司令张镇及重庆警察局长唐毅等人,一通责骂后,下令立即彻查,弄清真相。于是各位要人赶快分头行动,指挥手下采取多种形式的调查。重庆警察当局还派出法医,对李少石遗体进行了解剖,取出弹头,进行了弹道测试。

10月10日上午,通过各方紧锣密鼓的调查,李少石之死终于真相大白。

原来,李少石被枪杀纯属一场意外。

10月8日下午,李少石送柳亚子归来,途经红岩嘴土湾时遇到了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司机熊国华胆小,怕节外生枝,将车开得飞快,不想却撞到了一位横穿马路的士兵,这名倒霉的士兵当即受伤倒地,熊国华没看见,没有停车,与士兵随行的一位班长也搞不清撞人的车子是何方神圣,但出于义愤,这位叫田开福的班长还是当即对轿车开了一枪,不想却鬼使神差地击中了周恩来的机要秘书李少石……

弄清了事件的真相,国民党当局为了洗脱罪名,当即将开枪的班长田开福羁押,将其所用枪弹收缴,并向八路军办事处加以通报。得到汇报,蒋介石如释重负。为了替自己开脱并平息众怒,蒋介石命手下写好一篇相关事件真相的新闻稿子送给重庆各大报馆,并当即下令将重伤刚刚动过手术的被撞伤士兵吴应堂从医治条件很好的高滩岩中央医院转往市民医院,并让安排住在李少石病房的隔壁。蒋介石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则能让来看望李少石遗体的人同时也看到被撞伤的士兵,二则还可以利用伤员现身说法,指责李少石所乘车肇事后逃逸,士兵是出于义愤才开枪射击的。

事情真相大白后,我方立即做出认真而又负责的回应。10月10日下午,周恩来副主席驱车至市民医院,看望了被撞成重伤的国民党士兵吴应堂及家属。周恩来紧紧地抓住吴的手,诚挚地对他说:“对不起,我们的车撞伤了你,我代表八路军办事处,向你表示歉意。我们会承担你的全部医疗费、营养费和后期治疗费,请你安心养病。”

走出病房,很多记者都围上来,询问周恩来对自己秘书被枪杀一事的看法。周恩来大度地回答:“我们共产党员讲求的是实事求是……”

李少石事件的圆满解决,迅速化解了国共之间可能出现的误会,因此并未对重庆谈判产生任何消极影响。同时,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坦荡心怀让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高层也十分叹服。

摘自《文史天地》 李红义/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