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云南瑞丽市多雨湿润,天气炎热。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口岸城市,半夜还能听到路摊边喝啤酒的人熙熙攘攘的声音。位于瑞丽的国家级口岸畹町如今是中缅贸易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但在60余年前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走出国门抗战。
二战期间,由于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海上通道,畹町成了中美英盟军的大本营和物资集散地,几十万中国抗日远征军也从这里出入国境。
此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远征军留在了缅甸,60多年来,他们回国的愿望日益强烈。5月30日,9名远征军老兵回国探亲,他们的老家分布在四川、山东、广东、湖南、江苏以及河南等地,年龄最小的逾80岁。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些抗战老兵从走出国门的畹町口岸开始,重新踏上离别了60余载的土地。
在畹町定居多年的远征军老兵蔡子斌今年96岁。5月30日他特地起了个大早,由于腿脚不方便,由儿子用轮椅推他来到了畹町桥。他要在此迎接当年生死作战的兄弟。
蔡子斌告诉记者,上世纪初期,自己远赴新加坡劳工,1931年毅然回国成为中国赴缅远征军的一员。战事结束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返回老家广州,而是留在中缅边境的畹町。对于当年的战况,蔡老人已经记得不清晰了,只有留下“打日本人”、“死了很多人”、“很多老兵不知去向”的记忆。他认为,“当年从这出发,现在还从这回来,这是流落缅甸战友余生最后的光荣,虽然更多的人已经客死他乡。”
很多人可能想从这些老兵的身上探访出更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记忆。但对于这些耄耋老人,他们早已习惯了把那一场被多数人遗忘的战事放在心里。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打过日本人,为国家作出过贡献,这已足够。但为了证明他们的贡献,必须还原那一段滇缅抗战史。今年三月,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中国内地热播;更多的志愿者探访老兵,帮助他们“口述历史”;各类媒体大篇幅的报道相关内容。这些都让长期致力于寻找老兵的缅甸华侨王荣森老人感动在心:“社会开始认可这些老兵了,他们会得到证明的。”
王森荣老人向记者透露,他们还在筹备一个中国远征军联谊会,无论身在何处的老兵,通过联谊会组织,让这些老兵再聚首,“为了证明一些东西,更为了怀念一些事情。”据中新社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作者:
据中新社电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