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这样升起:二战后德国如何走向分裂
2009年11月24日 17:2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从德国人的反思情结说起,回顾纳粹犹太人大屠杀和二战德国战败的历史,讲述铁幕政治和冷战兴起过程中,美苏强权的角力,如何一步步把德国、柏林推向了冷战的最前沿;而在由四国分区占领的柏林,人们又处在一种甚么样的生活状态,柏林墙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中建立起来的。

凤凰卫视11月2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有这样一堵墙,让德国柏林成为了一座将20世纪的沧桑全部记录下来的城市。在她的肌理脉络当中,世纪初的繁华,世纪中的战事,政治上的冷漠,还有世纪末的重生都一一铺陈,留给世人一幅叛逆、孤僻、冷峻、理性的面容。1989年11月9日,这道矗立了28年零91天的柏林墙轰然倒塌,结束了一个东西分隔的冷战时代。这道由钢筋水泥浇铸,更有重兵坦克电网布陈,把守森严的坚固围墙,一夜之间就这样化为灰烬。有人说,它是历史的吊诡,但更有很多人把它视之为是一段痛彻心扉的集体记忆。的确,它承载了太多有关生与死,有关红与黑,有关是与非的生存寓言。即便是在20年后,人们恐怕也不会选择将它忘却,甚至更多了一些必须要记住它的理由。

解说:象征着统一与兴盛的布兰登堡门,在柏林市中心矗立了两百多年,见证了普鲁士和其后的德意志帝国,以及整个欧洲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荣辱兴衰。1814年,曾被拿破仑取走的胜利女神像,再次回归布兰登堡门顶,而雕像上的橡树花环中,从此多了一枚象征权力的铁十字勋章。五十七年后,正是在这里普鲁士举国欢腾庆祝普法战争胜利,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也许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政策影响不断延续,统一后的德国似乎并未摆脱战争的厄运,而一战失败的阴影和华尔街股灾引发的经济大萧条,让魏玛政权走向共和的尝试举步维艰。德国人再次选择将自己的命运,诉诸武力和极权。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驱赶着成千上万纳粹冲锋队队员充当“炮灰”,从布兰登堡门下出发,企图“征服世界”。而在被追求“纯净”的“一体化”思想洗脑后,屠杀异已,种族灭绝,成为纳粹势力扩张的主要支点。五年后的11月9日,在那个“水晶之夜”,约有1574间犹太教堂,超过7000间犹太商店和29间百货公司,遭到纳粹党卫队纵火或袭击。此后隔都(犹太聚居区)、集中营和灭绝营,更成为了犹太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张晓文(记者):在1989年,一位名叫利·偌什的德国女记者提出倡议,要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一个向在二战大屠杀中死难的犹太人致敬的纪念广场,而这里就是这个广场。这里占地一万九千平方米,是在2005年修建完成的,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2711个这样石棺样子的建筑。站在这里的感觉会是非常沉重的,是因为这里看上去,远远的有点像个墓地,好像每一块大石头都代表了犹太死难者的亡灵。德国政府花了两千五百万欧元,相当于两亿五千万人民币在柏林市中心地带,修建一个这样子的广场,它所代表的德国人对自身历史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解说:就在离布兰登堡门以南不远的这块斜坡上,错落安置的混凝土板长2.38米、宽0.95米,高度从0.2米到4.8米不等,体现着因原有秩序被人为打破,而造成的混乱与不安,以此来纪念和缅怀在那场浩劫中丧生的近600万犹太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和接近这段惨痛的历史。

加布丽埃·艾克霍夫(德国游客):我来自科隆附近的一个小村子,我第一次见到这些,我很生气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不喜欢这样,我不能理解这些年轻人,他们漠不关心,脑子里对这里没有一点概念。老师,老师去哪儿了,我很生气。

贝丝·阿默曼(美国游客):我来自纽约,我想这种广阔的感觉,就是你无法一眼望尽。当然事实上这里看上去像一块墓地。有这样的起伏,就像是你会在墓园里看到的高低起伏一样。

哈戈·阿米&马奥尔·科恩(以色列游客):我们来自海法市,在以色列。我觉得为什么这个纪念广场那么重要,因为你不能无视它,因为你无法忽视它。对,因为它很巨大。对人们来说纪念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仅是因为过去发生的,并不是因为我想让他们感到愧疚。我希望的只是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

解说:在柏林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德国,用各种形式表达着自己对于过往的态度和认知。这块位于蒂尔加腾区的苏军纪念碑,尽管在1945年刚修建时处在英军占领区,但它得到了所有盟国军队的支持。而即使在冷战时期,这里属于西柏林,但每天在此站岗值勤的都是来自东德的苏联士兵。目前在德国境内,共有大小苏军纪念碑、公墓500多处,政府每年拨专款近500万欧元予以维护。

1945年4月20日是希特勒的生日,这天,苏联红军的大炮向柏林展开狂轰滥炸,一直到德国投降才停止。城中绝大多数的建筑物都被损毁,其余17座城门全部倒塌,布兰登堡门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红军从门下长驱直入,当他们在胜利女神像上撑起红色旗帜的时候,德国士兵也用炮击作为“贺礼”,最终雕像严重损毁仅剩下一只马头,被收进了博物馆。

张晓文:在东柏林,今天仍然保留了许多前东德时期的建筑,像我现在所在的苏联战争纪念广场,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么在我身后的这个雕像,讲述的就是在1945年4月到5月之间的柏林战役中,一名苏联红军士兵解救了一个德国小姑娘的故事。在那场战役当中,苏联红军方面一共有八万士兵参战,但是有五千人丧生。可是,在柏林有十万居民死于战争,整个城市也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么在那场战役之后,苏联就正式占领了东柏林。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