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友图文故事征集邮箱: gongye@ifeng.com
廖辉军:瓯北巨变
2009年09月28日 18:21 经济观察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关于瓯北模糊的记忆,缘于八十年代初一批到家乡湖北谋生的永嘉瓯北人的传说。那时我还刚上小学,每天去河对面的镇上上学都要经过一条仅能通过机动车的崎岖山路。那条山路就是来自瓯北的浙江人承包打通的,这些人不仅会放炮凿山修马路,而且还有一手弹棉絮的绝活儿,每逢乡下婚嫁喜事,那绣着各式各样图案的大花棉被十有八九是他们的功劳,可能这些都与当时温州山多地少的生存环境分不开吧。后来时间久了,许多人不仅学会了本地方言,有些年青小伙子还成了当地人的上门女婿,且生儿育女,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如此入赘姓金的叔叔。在依稀记忆中,金叔叔聪明能干,勤劳朴实,平时喜欢拾些从河塘里拾来的田螺、螃蟹与贝壳弄着吃,每当农闲他总会对我们这些小孩子说些千里之外有关大海的故事,使我从小对远方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梦想与向往。

随着温州作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确定,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由此也吸引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淘金者。那时我因故辍学在家,由于家乡企业改制而下岗的姐夫远在瓯北一家阀门企业工作,姐姐便建议我出来闯闯。就这样,1998年我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永嘉瓯北。没想到这一来,从此便与瓯北结下了不解之缘。

狭窄不平的马路,脏臭难闻的河道,低矮破旧的建筑,拥挤不堪的渡江码头,一家家门户相挨的家庭小作坊……一幅幅可谓"惨不忍睹"的画面构成了当时瓯北最初的印象。姐夫告诉我,前些年刚来时用水都是2元一桶临时买的,一箱方便面就权作一个月的伙食费,现在还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你看这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偌大的工业园区。好好干,肯定会大有发展的。他的话确实没错,几年后,东瓯工业园的落成使当地知名企业集团如报喜鸟、红黄蓝、奥康、红蜻蜓、日泰、伯特利、良精等都在那里落了户,还涌现出一大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瓯北镇可谓旧貌换新颜,今非昔比,也许本地人一下子感受不到其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但作为一名外来人员,这种变化无疑是强烈且震撼的,长期生活在这个经济发达的乡镇,每每与外地工作的朋友谈起,心中自然免不了滋生出些许自豪与优越之感。

初来瓯北镇的几年里,我在相关民企担任宣传工作,每天走街串巷,深入基层,接触企业,了解市场,可以说亲历了瓯北镇这么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以后,瓯北生机勃发,贸、工、农全面发展,形成了阀门、泵类、服装、皮鞋、五金五大支柱产业,获得了"中国泵阀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等称号,被誉为"温州浦东"。2004年全镇实现全镇生产总值62.2亿,工农业总产值133亿,财政税收7亿(占全县的67.8%),产品出口交货值8.3亿,农民人均纯收入9125元,列全省百强乡镇第19位,温州市30强镇第2位,是省重点工业卫星镇、教育强镇、体育强镇、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镇,市重点现代化建设示范镇试点镇之一。2004年6月被评为浙江省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党委。

今天,瓯北作为全国"千强乡镇"、温州浦东和永嘉第一大镇,曾经落后、贫困、破旧的瓯北已一去不复返,名企荟萃的东瓯工业园区,悠久古朴的罗浮双塔,热闹非凡的双塔路,宽阔平坦的阳光大道,环境优美的滨江公园,横跨瓯江的东瓯大桥,建设中的温福铁路永嘉段……如今瓯北镇犹如一座繁华的城市,变大了,变高,更变美了。曾经落后、贫困、破旧的瓯北已一去不复返,它如一颗镶嵌在瓯江畔的璀璨明珠,正以一日千里的崭新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在这些巨变当中,给我印象和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瓯北本地人将外来务工人员亲切地尊称为"新瓯北人"。从原先打工仔到外来人员、到外来务工者、再到新瓯北人,从称呼上明显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新瓯北人越来越重视了。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也更文明了,新瓯北人、本地人和睦相处,情同一家。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算起来到永嘉瓯北镇已整整十年,而这十年也正是温州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十年。在这些年里,我因工作辗转江浙各地,但暂时栖息的家始终没有离开过第二故乡──瓯北镇,这份难以割舍的情缘不仅因为这里有自己众多的亲朋好友,还有数不尽的勤奋善良的人们,以及这片改革开放呈现勃勃生机的热土……

 

作者: 廖辉军 编辑: 刘延清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