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奥宗光走马上任,端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准备把条约改订的伟大任务彻底完成。说起来,陆奥在签订条约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当年,他曾经跟墨西哥签订了一个平等条约,注意,是平等二字。当年日本势单力薄,在国际舞台上没少被欺负,跟中国差不多,所以,宗光能签个平等条约是一定要载入史册的。
等到他担任外务大臣的时候,条约改正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当时,沙俄熊准备修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一直通到中国。英国知道这事之后大为愤慨,担心自己在远东的势力会受到侵犯,所以,他们向日本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日本能成为自己在亚洲的前沿阵地,进而保住自己的地位。而陆奥宗光也明白,要想废除不平等条约必须得有大英帝国的支持,双方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一心一意地拥抱在了一起。陆奥先是满足了英国人的欲望,比如日本对英国开放内地,从此以后,英国绅士们可以自由在日本的国土上溜达。作为交换,英国废除了在日本享有的治外法权。到了1894年7月16日,日英改约的《通商船海条约》正式在伦敦签字。在陆奥的领导下,日本迈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关键性的一步。
当时的大英帝国还是世界上最牛的国家,他们的外交大臣金伯利(WedehouseJohnKimberley)在签字仪式上当着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的面厚颜无耻地说:“这个条约的性质,对于日本来说,比打败中国的大军还要有利。”
陆奥宗光听说这事之后,微微一笑,心中暗想,我不仅要改条约,老子还要打败中国的大军。
他无耻的样子颇有日本人偶像丰臣秀吉的风范,不过,他比自己的老前辈要幸运很多。
这段时间里,宗光的伯乐伊藤博文同学过得可不是特别如意。在第四届议会召开的第二天,博文的人力车跟一个王妃的马车撞到了一起,当时摔得不亦乐乎,差点晕死过去,最后只能缺席。政府里没有撑腰的,民党们吵得更是热闹,博文一怒之下,就关闭了议会。不过,客观的说,当时的民权派还是比较支持伊藤博文的,因为在他任期,没有一次干涉过选举,所以,在日本人眼里,伊藤博文绝对是宪政的英雄。
到了这时候,日本国内已经产生了一阵阴森恐怖的气氛,那就是走出日本,冲向亚洲。对中国宣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政界内外都在敦促政府别在闭门造车了,该出去耀武扬威一把了!
从当时日本国内的情况来看,小日本帝国的确是有这个实力的。商业、贸易、军事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内的政坛虽然混乱,但如果战争发生,还能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再加上英国的撺掇,似乎跟中国开战只缺一个借口了。
但是,此时的伊藤博文却没有特别热衷于攻击中国。就在大家热烈要求侵华的时候,伊藤博文却选择了沉默,那些激进分子们大怒,纷纷写文章、上书骂博文是懦弱无能的武士,是个恐华分子。
就在伊藤博文犹豫不决的时候,朝鲜发生了东学党之乱,对日本来说,罪恶的机会也就随之而来了。
其实,从明治政府成立之后,对朝鲜的野心就没有停止过,前面我们讲过争韩论引发的争议,后来,日本又利用种种手段排挤清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到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朝鲜已经从中国的附属国变成了中日共同管辖的地带。
虽然说两个国家在朝鲜半岛生活吧,但毕竟中日都忙于国内建设,没什么精力争斗,所以也算是相安无事。直到东学党的出现,改变了“和平共处”的情况,也给日本的野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口。
东学党,被正史上称为邪教,邪不邪我就不评论了,这个教派的创始人叫崔福成,是个宗教的“集大成者”,创造性的把佛教、儒教、道教融合到了一起,自主研发出了东学党。
随着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越来越大,朝鲜人民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1893年,东学党扛起了抗日大旗。党徒们在朝鲜罗道古阜县揭竿而起,自诩能呼风唤雨、役鬼驱神,有好几万人加入到这个盛大活动中来。朝鲜国王大惊,连忙派兵镇压,还借了中国两条船,一条是平远兵舰,一条是苍龙运船。国王的部队起初一路告捷,把东学党逼到了白山,可是一进入山区,讨伐部队就发现自己中了埋伏,最后全军覆灭。
到了第二年,东学党再接再厉又出山闹事,日本政府非常够义气,跟中国商量一起出兵平乱,善良的中国答应了。日本那狡猾的眼神看着中国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圈套。
中国清政府这次的的确确被日本人给欺骗了,他们欣然接受了解决东学党之乱的邀请,却不知道日本的别有用心。
日本国内那些“无辜的”的市民们一听说中国将干预朝鲜问题(管你们屁事?)立刻群情激奋,纷纷上书天皇要求日本掺和进去,各大媒体也跟着凑热闹,一时间走出日本,冲进朝鲜,赶跑中国成了日本人民生活的主要目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伟
编辑:
王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