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民国往事(19) 唐内阁倒台 都是钱闹的
2009年04月08日 15:17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人员安排还是小事情,当时最困扰新内阁的是财政问题。中国的古话说得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再美好的蓝图,你说得天花乱坠、天女散花、哪怕是说破了喉咙,那也是白搭,最终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中国人的问题往往在于,他们不喜欢在台面上谈钱,似乎谈这个东西很俗气,但其实不然,比如辛亥革命,光有革命精神完全不顶用,非得要有钱才能继续革命---所以革命失败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新任内阁总理的唐绍仪同样遇到没钱这个问题,而他当时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去搞钱了。也许有人会问,堂堂一个中华民国,怎么会没钱呢?岂不荒唐!但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情况是的确没钱、真的没钱---要是有钱,袁世凯岂能善罢甘休、革命党又岂会妥协退让?要知道,被专制思想熏陶了几千年的中国人,在权力斗争上向来就爱走极端,胜王败寇,你死我活,从来也不懂得什么叫有风度的对抗,而辛亥革命达成清帝退位、实现共和这种皆大欢喜的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回到钱的问题上来。清朝在入关初期的财政收入大概有一千多万两,到康熙朝时发展到三千万两,雍正朝则接近四五千万两,尽管在一些灾年里会有各种赈灾和减免田粮的举措,但到乾隆朝的顶峰时仍积累了超过八千万两的库银(峰值在乾隆四十二年,此后仍旧维持在库存六七千万两的规模),这也是在工业化时代之前国库积累的最高水平。可惜的是,到了嘉庆、道光年后,清王朝盛极而衰,每况愈下,到太平天国时期财政更是几近崩溃。

太平天国后的晚清财政收入主要有四项,即田赋正税、盐税、厘金和海关关税。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光绪年间,一般都有七、八千万两的财政收入,刨去开支每年还能剩下个四五百万两银子,但甲午战败后一下就赔掉两亿三千万两,基本把老底掏空,还得借债(这场战事加上军费支出和借债付出的利息,总亏损不下三亿五千万两,相当于清廷四年的财政收入,这还不算日军在中国破坏掠夺的财物损失及被割占的领土)。等到庚子年,那些颟顸无知的亲贵们一通胡搞,结果导致八国联军侵华,在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民每人赔款一两银子,共计四点五亿两。为了支付这笔赔款,清廷又举借了沉重的外债,这利滚利的得赔出近十个亿(由于清廷向西方国家支付了大量的白银,导致1902-1903年的世界银价暴跌至历史最低点)。

庚子年后,慈禧太后为挽救即将崩溃的王朝而决定实行新政,但办事就得花钱,搞新政譬如练兵、教育、警政、宪政、实业等,外加沉重的赔款,哪个地方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清廷居然能够通过增加新税、扩充旧税、发行公债、兴办银行等办法,使得每年的财政收入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长,1903年清廷财政收入创纪录的超过一个亿,而到1910年,财政收入已经接近三亿两。

但是,由于新政所需费用极大,譬如编练和维持新军每年就需要五千万两以上。由此,清廷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国民的税负程度也是有限的,再加税可就要造反了!),但其亏空也是十分惊人的(譬如1903年亏空即达三千万两),最后是东挪西借、寅吃卯粮,但仍旧无法摆脱破产的边缘。

财政上的困窘并不会因为建立了民国而有所改善,相反,由于朝代更替,原本应缴纳的税收大都没有正常收取(即使收取了,各级地方也不解送给中央)。因此,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唐绍仪的北京内阁,其实都是一贫如洗的穷光蛋,只恨自己不能生出钱来。

当时还有个救急的办法,那就是向洋大人们借款。那有人要问,洋大人们为什么要发善心,借给中国钱呢?道理很简单,各位想,西方列强搞了上百年的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丰厚,而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中国当时有接近五万万人,那该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哪怕从每个中国人身上赚到一两银子,那就有五亿的利润,简直是不得了的数字。再者,如果拿到中国的政府项目,譬如修建铁路或者直接借款,那利润是十分可观的。但是,要是中国一直混乱不堪的话,外国的资本也就赚不到钱了,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人出来稳定局势,很显然,这个人就是袁世凯了。

事实上,孙中山在回国前,就曾经找过美国、英国、日本等列强商洽借款事宜,但洋大人们都是些精于算计的商人,他们并不相信孙中山具备控制局势的资质和能力,因而都对其借款要求加以婉拒,害得孙中山回国后在有记者问他带回了多少巨款时,只好以“革命精神”相搪塞。

革命精神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毕竟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生出钱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当时聚集在南京准备发动北伐的各路民军有二十多万人,可是临时政府没有钱给他们发军饷,这就非但不能北伐,反倒连吃饭都成问题。北洋军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隆裕太后的内孥都给袁世凯连逼带骗的给弄了出来,可见当时财政之窘状。

洋大人们之所以乐意借给中国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借款乃一本万利的好生意。拿庚子赔款来说,《辛丑条约》中规定不过四点五亿两,但清廷为了支付这笔赔款,却落下了近十个亿的债务,这利滚利的,可都是洋大人的巨额利润啊。当然,有人会说,万一这清廷破产或者倒台后,难道洋人就不担心他们的债务无人负责么?这种情况的确是偶有发生,但一般来说,新政府大都会承认之前的外债继续有效,何况当时洋人一般都会以盐税、海关税等做抵押呢。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金满楼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